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此时正是晚上八点一刻,夏末的凉风轻轻地吹动着,把整个城市的浮动燥热都统统抹去,只留下夜空中的繁星点点与夜空下的万家灯火。

刘伊人和廖一方走在一片月季花包围的小道上,步子很缓慢,小道是用鹅卵石铺就,如同城市中的公园,不过这里的环境比闹市中安静多了。

“你知道吗?在北京是很难看到这样清爽透彻的夜空。”刘伊人伸了下手望着天空说。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雾霾太严重了,尤其是到了冬天,几乎天天如此。”他说。

刘伊人转过身子接着说:“北京一点也不好,生活压力大,各种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且是太闹腾了,人与人的交流除了钱还是钱。”

“怎么说呢,你这种思想正是典型的饱汉不知饿汉饥,物质世界有了,正追求j神世界呢。”廖一方一点也没有给她面子反驳道,“所以呢,我也是跟你有着一样的想法,就是随遇而安,却又不甘心长久地呆在一个地方,对钱看得没有那么重,爱自由。秦皇岛呢,这个城市正好可以是自己的栖息地,也可以说是长久地点的,反正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还是去外面多走走。这几年我可是把这个城市及周边大大小小的山都爬过了。就差下海捉鳖了。”

“放心吧,以后有你去的,我可是一次海也没有出过。”刘伊人回过头来满脸笑容地说。

两人走到一处亭子下坐了下来,廖一方事先用手擦了下石凳,让刘伊人坐这边。

刘伊人说:“不用了,这也不脏,刚才还有人坐了呢。”

廖一方说:“不一样,你这可是白裙子。沾一点灰尘可明显了。”

两人坐毕后,刘伊人开始有点魂不守舍,心猿意马起来。

幸好廖一方找了个话题说:“我们70后这代人怎么说呢,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间段。”

“为什么这样说呢?”她不解地问道。

“你看A,我们七零后的人生在文丨革丨的后期,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经历过,那时只知道玩。再稍稍长大一点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上大学还可以分配。算是好的事情都让我们赶上了,这是八零后们最羡慕的了。计划生育没赶上,大学热也没有赶上,高_F_价也没有赶上。”他滔滔不绝地说道。

“你说的有那么回事,我小的时候就跟现在的孩子成长没多大改变,就如王小帅的电影《我十一》一样,不过我父亲可是那个家教严A。”她叹息道。

他侧过脸望着她接道:“相对我来说就好一点了,我上面一个姐,下面一个弟,现在都混得不错。姐开了家餐馆,弟在建筑公司上班,他们都比我厉害,挣得也比我多。其实我这份职业看起来不错,但是我是正规的学院毕业,相反我那个姐和弟都只是高中毕业,现在他们俩车都好几辆了。真有点惭愧。”

“谁说的,哪会有你厉害,你可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以后可是桃李满天下,说不准他们中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你就别说笑了。但愿他们有吧。”他苦笑了一下,接着又说,“我们这代人的缺点就是不太爱冒险,思想保守懒惰,放不开。没有六零后大胆,80后个x。有点中庸,总得来讲现在活着的70后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寥寥无几,几乎都是默默无闻。”

说到这他又提到了临床的那位老人。老者实有点可怜,老伴已去世,他自己是个公务员,退休后一直闲着,膝下只有一个nv儿,现在已成家了,在北京工作。现在老人病了,只能一个人住院熬夜。

“他nv儿就没有来过吗?”刘伊人狐疑地问道。

“来过就呆了不到一天就走了,年轻人工作重要,再说她在北京在这边不太方便。临走时给老人顾了个护工。之后老人的nv儿便走了,老人舍不得花那钱,便把那个护工给瞒着nv儿给辞去了。”廖一方笑着说。

“这老人家真会过日子A,干了一辈子为人民_fu务的事,现在自己生病了别人来_fu务你时,你还不愿意。”她不理解地说。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北京情史:三个年代,三个女人,三个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二_岩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北京情史:三个年代,三个女人,三个故事第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