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从一个后备干部的口中再次听到这个非常专业的“术语”心里对安在涛不由重视起来,进而上升为一种欣赏和知音_gan。他回头跟已经站起身来的几个教授交换了一下眼神,继续问道,“小安同志,作为一个不是学经济专业的青年人,你能认识到这个问题,非常令人惊叹,不过,你有没有想到,债转gu也有可能成为企业非法逃债的一种机会,具有极大的金融风险?”
陈良福连续说了好几个专业术语,除了刘彦之外,台上的十几个学员没有一个能听懂。说实话,如果不是早有准备,安在涛也是一知半解。
但他今天是有备而来,“债转gu”观点的提出,纵然不能让他一鸣惊人,想必也会为他这次后备干部轮训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甚至,还有可能会再一次引起高层领导的关注。
“由于国家财政和银行可能投入的财力是有限的,债转gu的盘子不可能太大,所以,债转gu的有限财力必须集中使用救活少数企业,救一个,活一个。中央制定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同样也应成为债转gu的重要方针。”
陈良福缓缓点头,突然朗声又道,“还有呢?”
安在涛愣了一下,沉吟了一下,“再有,我认为,实施债转gu的同时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是泛泛而谈,但也非常难的了!“陈良福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回*在会场上。经济学院的几个教授纷纷鼓起掌来,稀稀拉拉的掌声旋即带动了观众席上的大学生。当雷鸣一般的掌声响起,安在涛慢慢向台下的领导和观众们shen鞠一躬,缓缓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张欣有些嫉妒地望着安在涛的身影,心里头说不出是一个什么滋味。张磊面色有些惨白,安在涛的大出风头与他的狼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李燕俏脸上浮现着两团红晕,使劲地鼓着掌,向安在涛投来欣赏的一瞥。
“他总是这样出人意料”刘彦默默地坐在那里,手掌无意识地轻轻拍动着,冷Yan的面容上一双shen邃的眼眸随着安在涛慢慢走回而摇曳着。
第二天,安在涛提出的“债转gu”的观点在被东山大学经济学院几个教授的进一步阐述下,由各大媒体记者采写出不同的文章来,在东山省nei的各大媒体同时见报。
东山日报的见报稿标题是《债转gu:一个青年干部与经济学家的对话》,东山晚报稿子的标题是《一个青年干部眼中的“债转gu”》。而都市快报的标题就显得平民化了一些,《大胆的设想能否推动国企改革的步伐?》
轮训班至此,其实已经基本结束。但轮训班却并没有因此解散,因为接下来,中组部的考察组在对所有参训学员考察鉴定之后,将要会同省委组织部,对这些人进行统一的任职T配。但后来安在涛才知道,这一次的T配,省委组织部_geng本就说不上话,考察组将所有学员的信息反馈回中组部,由中组部进行统一分配,所以时间上就长了一些。
所以,这些人并没有离开天南,而是继续留在南郊宾馆焦急而紧张地等待着。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