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_chicken_汤吧,想说一句对我自己来说很有用的话。
“你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时刻问自己这句话,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立身之本,也是自尊自爱的基础。
我的理想其实很“梦幻”,我想成为书中所言的一切美德集He的那种人,但又不是圣M_;可以闹点自己的小脾气,但尽量与人为善;看到世界上有不如意的事情,然而笃定有多少黑暗便有多少光明,终归是不垢不净。
我会懒惰,也会任x,可当用上边那句话提醒自己时,便重回正途。
吾日三省吾身—三并不仅仅是三次,而是以此言其多。
做不到古之圣贤,但尽力赶追,不过如此。
其实有了这句话,更多的是可以跟外界的纷扰、议论隔绝。
不会那么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不会在乎如何与别人相比,只在乎我的行事,是否对得起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也只为我自己负责,其他的让我不快的,我大可以不理睬,让我高兴的,我就去追逐,不用管别人怎么着。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就是真的“自我”。
有些婚姻的问题,来自于当事人不太懂得拒绝,或者不太懂得说不。
觉得好像对方让自己不舒_fu了,我能忍就忍,一直到忍无可忍爆发了,自己是一腔委屈:然而爆发的时候人的状态几乎是失控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做的事情未必是对的,那么反而自己就变成了过错的一方,结果有理说不清。
之前说一句“你这样做让我不舒_fu”很困难吗?
很多人觉得拒绝对方或者说不,或者表达自己对对方的不满,就叫做不给对方面子,甚至觉得是当恶人。但一直忍着心里憋屈就不是对自己当恶人么?关键你还忍不了。
古之君子并不是老好人,学着用缓和的态度,平静的语气,有原则地捍卫自己的权益,这不仅在婚姻中有用,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都有用。
这就叫做界限_gan,其实是在自己的底线之前画的一道保护线。
那么顺便说说对错与情绪吧。
我们通常会觉得,在家里要少谈对错,多谈_gan受,这是对的。
拿个小事来举例子。
昨晚上X买了个西瓜,切开之后直接一人一半。虽然结婚十年了,但X这个习惯跟我的习惯还是有些矛盾的。我家吃瓜这么大的瓜,又是晚上吃,一般每个人几片就好,因为觉得晚上不要吃太多甜的。X家因为有种西瓜,所以他很习惯一个瓜就一晚上自己吃完。
有错吗?
如果认真说来,从健康习惯上说,也许是有错的。
但也未必。因为每个人的食量不一样,每个人从小养到大的消化系统也不一样。
我本来想说“怎么又切这么多等等等等”,后来想想,还是该从自我_gan受出发,只说了句“我吃不了这么多”。
X笑着说那以后我吃不完的都给他。他还可以吃。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