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亮说:“你分析的很好,可没有提出具体人选A。既然你们未提,我先提一下吧,你们看看,乡镇党委书记目前这个时候不宜T整,T整一个都会引起波动;‘两办’的人大多都比较年轻,暂时可以不考虑;主持交通局工作的老朱也不小了,让他做个书记吧;能不能让农业开发局的成为都去做局长,小成在乡下干过,局长也干了一二年,对上关系搞的不错,应该能胜任。”
成为都,男,36岁,原来在苍东镇当党委副书记、镇长,后被曹洪亮点名提拔为农业开发局长,李同进开始不知是什么关系,后来侧面了解一下,跟曹洪亮的夫人成英有点远_F_亲戚关系,不过此人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到农业开发局一周年时间,向上也争取了一个多年亿的开发项目,刚才曹洪亮说他对上关系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暗指交通部门是要对上搞好关系,好争取资金,从组织部掌握的情况来看,总体上小成的反应还不错,因此曹洪亮一提出,李同进立马表示同意。
曹洪亮牵了下身子,又说:“科技局的老huang到龄了,也没什么特殊情况,就退吧,人选吗,你那边有没有人打过招呼?”
曹洪亮说的打招呼,是指省市有关领导有没有关心过此岗位或某个人,如果关心过,就要优先考虑,如有几人同时打招呼,还要考虑打招呼人的身份,以平衡轻重缓急、关系厉害等。
李同进说:“上面打招呼的没有,县里副书记单兵倒是关心过科技局的一个副局长吕良,他问过两次,是他一个同学的亲戚,说下次有机会给关照一下。吕良这个人,男,45岁,学的是师范专业,从教育局的办公室主任提拨过来,工作表现都还不错,没有不良反应。要提他,就是排在他前面还有一个副局长,是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
单兵上次未争取到县长位置,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他虽知道不是曹洪亮一人所为,但对曹洪亮没有推荐他做县长,还是有点偏见的,近期工作积极x也不高,曹洪亮一直在找机会想与他沟通一下,既然他关心吕良,人又能用,不如来个顺水推舟,卖个人情,也许能消除他的一些不良心理,T动他的工作积极x。
于是曹洪亮说:“既然他关心,这样吧,给吕明确个书记,让他主持科技局工作看看情况,那个九三学社的,等等再说,以后由统战口子统一考虑吧。”
李同进说:“好的,我们先拿方案。”
曹又说:“这个人的事,单兵那边我来与他沟通。”
李问:“好的。农业开发局的小成到交通部门后,开发局谁去?”
曹说:“我没考虑,你有什么人选?”
李说:“我倒是有个人,也是巿委组织部一个处长关心的,是水利局的党委书记龚山。”
这个龚山,曹洪亮是熟悉的,这人是学水利专业的,酒量了得,一次曹洪亮检查水利工程,在它们系统吃饭,亲眼看着他喝过五壶酒,一小壶是二两五,五壶就是一斤二两五,加上小酒杯喝的,那次不低于一斤六两,饭局结束时他还没有一点反应。领导干部也需要这样的人啦!
曹说:“那就他吧。”
李同进很高兴,毕竟书记采纳了他的意见,也是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安排了一个亲信。
这样几个位置的初步方案也就定了。
人事安排是党委管的,党委又是以书记为代表的,一般人就形成了定向思维:所有的人事安排都是书记一言堂的。其实这个说法还是欠妥,准确一点说,是组织部长酝酿,在各大常委间平衡,最后由书记拍板 。刚才这个用人安排原则在苍海县的几个人的棋子摆布上就体现出来了 ,书记点了一个,县长目前没有提出人选,副书记照顾了一个,组织部长又关心了一个,前面几大员都平衡到了,书记碰头会、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时候就会顺利通过。
“还有一个工作,最近市委有一个干部提升培养计划,准备在各县区明确一个人选,上挂巿直部门培养锻炼,时间一年,要求年龄在30岁左右,最好正科级干部,有培养前途和发展空间大的青年。”李同进又说了个人事问题。
曹洪亮接触的年轻人多都是‘两办’的,因此他在脑海里捜索、过堂了一下,认为崔弘亮最适He,其实这是受近期崔弘亮小夫Q俩的体贴舒适的伺候直接影响的结果。
曹洪亮说:“上次刘树明推荐的小崔,还真不错,我看可以考虑。”
本来李同进想从组织部里安排一个人的,而且来之前背地里征求了这个科长意见,没想到曹洪亮直接提出人选,于是李同进就未把自己准备推荐的人说出来,他说:“可以是可以,就是他还不是正科级。”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