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泰国的重大事件,涉及到泰国近代史、涉及到宗教、涉及到皇室,涉及到人伦,涉及到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全新世界。
时间:数年前
地点:上海
人物:我、杨姐、坤前辈、坤嫂
事件:吃
”
正文:
某一次在上海举行的业nei交流会结束,我和杨姐宴请泰国的亲子鉴定专家坤前辈和他的中国Q,一同品尝当地的名小吃。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的话,您会用哪个词?”
我这样询问坐在对面,正饶有兴致用一_gengxi管在蟹黄汤包上比划来比划去,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坤前辈。
坤前辈下意识地将xi管如同香烟一样夹起来,皱眉想了半天,终于道:“博大!一个历史如此久远、Xiong怀如此宽广的国度,只用用“博大”来形容!”
“那泰国呢?”
“泰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清迈人,坤前辈居然犹豫起来,似乎想不到一个好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祖国。
祖籍广西的坤嫂从坤前辈手中拿过xi管,熟练地帮他ca入蟹黄汤包中,笑道:“我在泰国也呆了这么久,如果要我来形容的话,应该是聪明。”
“聪明?”一旁的杨姐万万没想到坤嫂会用这个形容词,不由出言询问道:“是泰国人很聪明吗?”
坤嫂点头道:“泰国人确实聪明,但这个国家更聪明。”
随后,坤嫂讲述了她的理由。
原因很简单,二次大战期间,泰国是唯一一个没有遭受日本侵略战争涂炭的东南亚国家。
说起泰国没遭日本侵略战争的涂炭,就不能不提及倍受争议的泰国时任总理銮披汶。
銮披汶有一句最著名的言论:“哪一方在战争中溃败,哪一方就就是我们的敌人。"也就是说,他在外交上奉行“胜者为友,败者为敌”的策略。
正是这一点,保全了泰国。
当日本军队在亚洲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时候,为讨好日本,銮披汶一方面大力发展同日本的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强力镇压国nei的反日力量。
1941年,銮披汶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日泰同盟条约》,正式成为轴心国一员,并于1942年1月向英美宣战。
为巩固日泰同盟,1943年8月,日本同意把缅甸掸邦及马来西亚北部四邦转让给泰国,这一时期,銮披汶在国nei的声望也达到了鼎盛。
而当战局不利于日本时,銮披汶就开始疏远日本。
1942年底,他在战时参谋部会议上指出:"哪一方在战争中溃败,哪一方就就是我们的敌人。"
1943年7月以后,轴心国战势转衰,东条英机为巩固日泰同盟关系亲自专程访问曼谷,但身为轴心国成员总理的銮披汶却借故没有参加同年11月召开的大东亚会议。
这个“胜者为友,败者为敌”的政策,也让战后的泰国成为了唯一没有受到同盟国起诉的轴心国成员。
泰国的“聪明”使其非但没有在二战中受到创伤,相反还在战后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机遇。
也因此,泰国的国力在东南亚诸国中一直稳居第二(第一是印度尼西亚,但人均GDP远低于泰国)。
我听完之后觉得有点尴尬,所谓的“胜者为友,败者为敌”不就是典型的“墙头草”吗?
比起“聪明”,似乎用“无耻”来形容更He适一点。
杨姐看出了我心中所想,笑道:“小W,对于一个人可以用是非观来评判,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就不能看过程,只能看结果,二战期间泰国是一只夹在大象中间的小蚂蚁,如果不是这个政策,或许就被一脚踩死了,_geng本不会有现在这种强大的国力。”
我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杨姐所说确实有道理,和人际交往不同,国与国之间永恒的只有利益。
坤前辈一边听我们讲话一边xi蟹黄汤包中的汤zhi,xi得不亦乐乎、眉眼大开。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