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这首诗是雨巷诗人D望舒的名作,是我们课本上学习的一首诗。老师说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诗人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老师还说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说《雨巷》中狭窄*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x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我觉得老师完全是狗屁,教参完全是狗屁,明明是如此轻盈、唯美、朦胧的一首_gan情真挚的情诗,非得给他赋予那么shen厚的时代意义,难道就因为诗人生活在旧社会,好像旧中国的文人全都是苦大愁shen,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yu,没有心仪的梦中lover一样,老师讲课时,我觉得太牵强附会了。
韦奇兵说:“你干嘛那么大的反应,被他们歪解的东西还少吗?”
“你说的也是,我们在读初中时,学了鲁迅的文章,经常会做这样的一道题,在第几自然段,鲁迅说了怎样的一句话,请问此时鲁迅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呵呵!我他_M怎么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关键是考题还有一全国统一的标准答案,不那样回答就不给分。鲁迅的文章糟蹋也就糟蹋了,但是否雨巷我真的太喜欢了,他们再这样我心里就有些不爽了,就像是谁往蒙娜利莎的画像上泼了一瓢大粪一样。”
回到家里,我高兴的对嫂子说我们刚学了一首诗,我特别喜欢,要念给她听。她非常高兴,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目光充满了期待。我清了清嗓子,自我陶醉的朗诵起来: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嫂子。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