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户口多的为上级,户口寡的为下级。

不同级别的府县其一把手的品轶也不同。

最悬殊的时候甚至能差出两品来。

比如最早的凤阳知府,朱元璋大手一挥就是个正四品的冠D,而偏远如两广一带,很多知府才不过从六、正七。

这几乎已经是计划单列市和县级市的差距了。

除了行政编制紊乱以外,大明最要命的还是没有一个中央级机关!

所谓的中央级机关简单来说就是缺少一个类似nei阁的中央政府。

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顺手就裁汰掉了中书省,那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地方的政务该向哪里汇报?

通政使司吗。

通政使司本身的职责类似于中央办公厅和国务办公厅的二He一,他并不具备直接批复、指示省府县三级司衙的权力,所以,地方的事一gu脑全要送给朱元璋来办。

这便有了那句‘事无巨细、悉至御前’的说法,造就了朱元璋加班狂魔的形象。

最忙时,朱元璋一天三朝,早朝、午朝和晚朝,三朝结束之后,朱元璋又要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本。

涉及政、军、刑案等多领域。

上到一省赈灾减税,下到一个县出个影响力巨大的凶杀案,朱元璋都要亲自批复乃至下诏。

这些案子的卷宗可都在照磨司里存着呢,就陈云甫自己翻看到的都已有十余起。

老朱也是够累的。

也因此,便有了最初的nei阁雏形。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陈云甫穿越来明的去年,朱元璋下诏设立殿阁大学士。

而之前引荐他陈云甫入都察院的邵质,就是洪武朝第一批大学士。

去年,邵质是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殿前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

不过此时所谓的大学士可还没到宣德朝时那般柄权辅国的地步,他们只是作为朱元璋的秘书存在。

大学士的品轶也只有正五品。

这些位大学士品轶低、无实权,说起来就好似陈云甫一般,是朱元璋身边的刀笔小吏。

帮着替老朱看看各地的奏本,挑其中紧要处以笔墨勾出,这样朱元璋就不用费心费力看长篇累牍的废话了。

谁让地方官员给皇帝写的本子废话太多。

三百字的正事前起码先写五千字的请安,五千字的马屁话A,还不带重样的,这得多大能耐。

“我要是皇帝,非把这些个写废话的都革职不可。”

陈云甫撇zhui,如是想着。

一道题本写上万字?还是拿毛笔写的繁体字,多大功夫。

他陈云甫抱着键盘写小说一天都码不到日更上万。

“咣~申正,一刻!”

窗外响了报更的声音,陈云甫挥去脑子里的胡思杂想,开始收拾起面前的卷宗。

到点下班。

“陈检校,下吏告辞。”

走到正对门的位置,陈云甫冲那检校陈新立做揖礼别,却被后者喊住。

“云甫且慢。”

说着话,陈新立站起身,面带微笑邀请道:“今晚老夫设宴,咱们照磨司一起吃顿便饭如何?”

这算是单位团建吗。

陈云甫眨眨眼,又不好拒绝,便作揖应下。

“劳检校破费了,下吏遵命。”

管他是不是团建呢,反正老子没钱,一年就那二十两的年俸,可别指望我掏。

团建的地方被陈新立挑在了鼓楼脚下一处酒楼,稍有些远,陈云甫走到地方的时候脚都酸了。

好在一想到等下就能吃上一顿大鱼大r,陈云甫马上就疲态尽去。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大明行》小说在线阅读_第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朝五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大明行第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