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用刑这一条没什么好讲的,本辅也知道,地方破案难、办案不易,有时候难免用刑。
这个残酷用刑和后面的泛滥追呼、招引告讦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大刑伺候来迅速破案,牵连从犯,以求实现破大案、破连环案的目的,甚至恨不得将几十起案件栽到一个犯人身上。
本辅曾经在都察院照磨所见过一起非常可笑的案宗,一个罪犯早晨寅时就爬起来偷人财物、而后接连一天的时间nei犯下了偷盗、抢越、采花、盗墓和醉酒行凶多起案件,案发地点还不在同一个县。
这哪里是罪犯,这简直是天人临凡A。
后面两条重叠催税、科罚取财也是近意相同,无非就是巧立名目,仗着百姓无知愚昧,大肆征税、要钱。
朝廷打个仗你们就要_fu丁钱,每年粮税收集的时候你们要火耗钱,这些钱朝廷什么时候要过?
多拍拍自己良心,别再犯这种愚蠢的错误。
纵吏下乡呢,就是民怕恶吏,见吏畏如猛虎,但说到底,还是畏官,畏惧你们定下的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索钱手段,只要官正了自然能教育好吏,再下乡百姓就不怕了,吏不仅要下乡,还要多下乡。
下乡干什么呢,就是教育百姓,告知百姓,朝廷正在做什么,要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让老百姓们多听听、多看看。
去十害,不仅朝廷在做、nei阁在做、各省府县官衙在做,老百姓也可以跟着做。
最后一害低价夺物,这一条本辅甚至都不想说,仗着为官为吏,为朝廷办事,就巧取豪夺,这种做法和土匪有什么区别,明明胆子又不够落草为寇却总想满足自己的强盗之心,最后只能做这种_yi冠_Q_S_。
望诸位,照得廉仁公勤四勉之心,便具为官之本领;通十害之弊,晓去除之法,便可理一县、一府、一省之政;
既为朝臣官员,不敢不勉励、不敢不通晓,望诸位,务在力行A。”
众人记下最后一个字,纷纷起身,心悦诚_fu向着陈云甫一揖到底。
“少师耳提面命,下官等谨记于心,拜谢少师赐教!”
待在河南开完座谈会后的第二天,陈云甫就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他太忙,不可能有太多的功夫全耽搁在河南。
当然,此番自己带来的那个工作组并没有跟随陈云甫回京,而是留在了河南继续工作。
回京的只有陈云甫和杨士奇两人,以及沿途护送的金吾卫。
马车由双马拉动,很是宽敞,坐下他们两人倒是一点压力也没有。
关于驾辂的规格,大家所耳熟能详的自然是‘天子驾驷’这句,不过这个礼法早就过时了,起码到了宋明时期就已经没有了这个要求。
朱元璋乘的驾辂是九匹马,故而又叫九龙车,到了朱标这个皇太子这,便乘四马。
现在老大哥继位当了皇帝,自然也就继承了朱元璋的九龙车,朱允炆坐上了四马车。
陈云甫这个nei阁首辅大臣自然不敢也不可能同皇太子同格,故而只能再降一等,乘双马。
大明朝的王公一级的驾辂,都可乘双马驾辂。
双马驾辂的好处在于马车可以打造的大一些,像陈云甫,就完全可以在马车nei批阅奏疏、备点心茶水。
像九龙车那更是分成nei外两间,卫戍、秘书班子全都配齐,困了还有一张龙榻可以休息,简直堪称移动行辕。
“这两日,明台在河南的讲话,门下都已经全数记了下来,回京后即刻着通政使司成文。”
马车nei,杨士奇一边忙活着替陈云甫添茶,一边小心翼翼的奉承:“知易而行难,难在何处,难在没有方向、难在人浮于事,而明台的指示却是高屋建瓴,直指本心,堪称为践行为官之道指明了方向,有了明台的训示,门下觉得日后就不会有知易行难了。”
陈云甫本在看书,闻言抬头望向杨士奇。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