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老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我们东莞呢,所有百姓没有光脚的,都穿着鞋呢,大家耕者有其田、业者有其产,谁会犯法A,犯罪成本多高,不值得。”

“可是,仗势欺人的纨绔也不见A。”

“纨绔又不是傻子。”

李延宗说道:“安安稳稳的挣钱、踏踏实实的花钱不舒_fu吗,谁愿意被抓进大牢里提心吊胆的度日或者说去没日没夜的劳改?

还是那句话,咱们东莞富的就剩钱了,没人犯法生事。”

陈景和苦笑点头。

虽然总觉得李延宗说的应有保留,可眼下来看,却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李掌簿,你负责财政所,你一口一个东莞富,本县想问问,咱们县里的财政,现在账面上躺着多少银子?”

李延宗微微一笑,轻声言道。

“一百一十七万,两!”

当李延宗说出一百一十七万两这个数字后,陈景和整个人都懵了。

按说陈景和的身份,这个数字应该不会吓到他,毕竟他在陈云甫身边,经常会遇到夏元吉来找陈云甫汇报,这位财政部的尚书一开口就是几百几千万两。

更何况还有严震直这位央行行长呢。

就说离京前,陈云甫计划要搞的全国马车轨道,一期工程就计划走央行发行一笔一亿两的建设国债。

和这些天文数字比起来,一百一十七万两_geng本就是不值一提。

但陈景和还是头脑发懵。

因为这笔数字不是国家用度,而是地方一个县的自留财政。

“李掌簿,你说,一百一十七万,两?”

陈景和不可思议的问道:“不是十七万两?”

“回县尊,确确实实是一百一十七万两。”

“不可能!”

陈景和直接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李掌簿,你知道这笔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吗,我告诉你,洪武二十年,全国的财政收入去掉实课税,不含宝钞的现银税入才二百万两不到,那是全国A,是包括南直隶、江浙、两淮盐引全部算在nei的钱。

而如今,你说你们东莞一个县,在扣除上缴国库的税银后,自留财政就高达一百一十七万两,那岂不是说,这几年你们东莞上缴国库的税银高达四百六十八万两?”

李延宗摇了摇头:“县尊说的并不全对,按照财政部九州元年定下的地方税银上缴八成,留存两成的标准,这五年来,我们东莞县上缴给国库的税银并不是四百六十八万两,而是五百三十七万六千两,留存一百三十四万四千两。

扣除掉这五年县里的公费用度,剩下的一百一十七万两迄今就静静的躺在财政所的府库里。

哦对,这一百一十七万两并不全是现银,有七十万两存在广州银行,二十万两在广交所持有gu票,只有二十七万两的现银在府库封存,县尊若是不信,可以移步府库亲自验收。”

陈景和坐了下来,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东莞县一县之地,五年给国家上缴了五百多万两的税银?

那岂不是说,东莞每年上缴的税银,已经相当于洪武二十年全国税银的一半之多!

“东莞,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李延宗起身,唤门外员吏自公事_F_取来一卷宗,放到陈景和的面前,言道。

“县尊请看,这些年咱们县里的财政收支都在上面了,这些钱,除了东莞自有的税赋外,便是咱们县自己经营的官办商号收入盈利。

朝廷不是新办了国资局吗,我们东莞也跟着成立了国资所,将这些早年间经办的商号统一管理,为其注入资金扩大生产及海贸经营,收入的八成同样上缴国库,所以说,咱们东莞这五年来上缴的税银也不全是地方税收,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东莞国资所的商业营收。”

陈景和翻看着眼前的东莞财政账簿,上面记载着一笔笔极其详实的收支记录。

盐引、田赋、铁课、纺课、行船、经贸、商营无一不记的清清楚楚,由不得他陈景和不信也得信。

东莞,确实就是那么富。

这下陈景和可就又燃起了斗志,先前受到的小小挫折瞬间跑了个无影无踪,转头来踌躇满志。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大明行》小说在线阅读_第4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朝五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大明行第4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