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以下照片均来自网络,原著作者享有版权

昆仑山shen处海拔五千米的阿勒玛斯玉矿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年来毛驴是进山的唯一交通工具,但毛驴只能爬到海拔四千米的高度,剩余的路程就只能靠人来完成,这种方法也已延续了百年。

这样的一台挖掘机,正常工作一天需要要3000多人民币的油,这些都是挖玉的成本。2010年,一位玉石商人一个人就拥有38台挖掘机

和田的冬季漫长,农民没有农活可干,便索x招呼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整个村庄的人,集体去河床采玉。每天早上七点半,都有开往河矿的中巴;自己人多的情况之下,大家可以一起租一辆卡车去。这种小卡车既能当交通工具,万一挖出石头,还可以一起拉回来

阿卜杜瓦力.马尔家里两个老婆五个孩子,靠两年前挖出来的一块儿十万元的玉石,花了2万元装修了_F_子,但这两年挖玉收入甚微

50岁的买买提卡斯木·白克力挖玉已经15年了,大nv儿穆哈拜提(维吾尔语“爱情”的意思)17岁,2011年,第一次跟着父亲来挖玉。

阿卜杜瓦力·艾马尔和阿卜杜拉·吐尔孙,在老家墨玉的村里是邻居,因为一起来挖玉就搭伴儿做了室友,两人He伙凑钱把半地下的石头_F_规整比较像样。

买买提卡斯木·白克力,带着家人、亲戚还有街坊邻居一共十个人来挖玉

阿布杜瓦力

·艾马尔,38岁,挖玉五年,原本是在墨玉做塔里帕克(帽子)的,觉得赚钱不多便来挖玉。

吐尔逊江,和田的一名中学老师。2011年那年,他很想给家里买辆车,为了增加一点收入,他和其他几个同事趁着放寒假来挖玉。为了节省过河所用的时间,挖玉人在河矿上安装了这种简易的绳索车,第一次来挖玉的吐尔逊江吓得闭上了眼睛。平日习惯了拿教鞭的吐尔逊江,干扛铁锹挖石头的活儿不免还是有些够呛,挖一会儿就得坐下来休息。

为了这个梦想,挖玉人往往要付出很多。在昆仑山shen处的阿勒玛斯玉矿,茫茫白雪中,19岁的麦麦吐尔逊和同伴要将玉石背到海拔四千米的地方,毛驴从这儿就上不来了。麦麦吐尔逊背着好几十斤的玉石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残酷的现实就是为了养家,生命危险并不那么重要。(您能看到他们脸上的冰挂吗)

一块儿135克的玉石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一下子来了十几号人要参加拍卖。这块儿玉石在参与拍卖的十几个人中间,通过买卖双方握手谈价的方式下决出最后的买家,这样的场景和方式也属于和田玉文化的一种形式。

每天下午,在和田市广场,也都有玉石巴扎。在玉石巴扎,小商贩把玉石锁在笼子里,等待它们的主人来认领

喧慌:

孜带着我们和驴队一起返回到玉石转运站,我看见孜的司机在“缝”轮胎,用针线缝胎壁破裂的地方,再用橡胶贴He加固,第一次见识针线补胎,这可真是“补”胎。孜说:对这种情况的轮胎损伤早已见怪不怪,这路上经常有石块把轮胎外壁划下口子,扔了可惜,就这样缝上还能用。这种补胎方式真是一绝(末尾有补胎图片)。

15公里的距离海拔低了1000米,z老板比在玉矿点看着要轻松一些,毕竟是要投资He作,他又问了孜很多玉矿的事情,孜都详细的给了解答。

z老板可能有什么想法,问孜:你们的工人都是本地人吗?

孜说:只有本地维族和青海人。

z老板说:nei地工人不用吗?

孜说:海拔太高了,开始有四川、西藏的来打工,想着他们也是从高海拔地方来的没问题,后来发现和本地工人比,干活不一样,因为他们老家虽然也是高海拔,但有植被,含氧量大,我们这山上寸草不生,氧气稀薄,还是不适应,干活就慢,青海和我们这是一样的海拔和气候,所以就只用本地维族和青海人。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新疆这些年我的真实经历》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墩石头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新疆这些年我的真实经历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