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改制,最大的问题就在分拣上,打乱了原有的邮运组织,所有分拣人员要重新记分拣格口。”老张说。
“什么叫分拣格口?”
“就是每一个邮件该分给谁,每一个堆位视为一个分拣格口。比如凉水镇,以及他们要经传的另外两个乡镇的邮件作为一个分拣格口,把到这个格口的所有邮件分到一个堆位,装车的时候一并装车,同其他格口分开,方便交卸。”
“哦,我明白了。打乱了现有的邮路组织,势必要打乱分拣格口。分拣员就要重新记忆新的格口,不然就会错分。”王丹平说。
“对。一个熟练的分拣员一分钟能分五十个邮件。得记上百个地址,没一两个月功夫是记不下的。所以我优先推荐主路交接。”老张说。
“还有呢?”
“还有就是,把两个县的邮路,并成一条,让大车跑县城,小车跑支线。虽然解决了资源*费,也解决了小路大车运送的问题,但是战线拉的更长了,邮车司机工作强度也就随之增大了。其实算上大车在支线途中耽搁的时间,路程远一点,但是时间反而能节省,就怕还是有司机不愿意A。”
“这个有办法。”王丹平卖个关子。反倒让老张对他另眼相看了。
王丹平跟张良民一路聊着邮路改革,不知不觉跑到了县城,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王丹平算了一下,抛开在凉水镇吃饭前后耽搁的一个小时,已经整整跑了五个多小时了。
王丹平坐在副驾上,已经被颠得头昏眼花,更何况老张了。长途邮运,着实需要体力的支撑。好在张良民行伍出身,这么多年早习惯了。
“你这回去还得五个多小时,等你回到中心局晚上九十点了。天天这样跑下去,谁吃得消。”王丹平直摇头。
“过去,跑一趟长途,休一天假。现在人员紧张,队里做了T整,跑一趟长途,第二天跑市nei,稍微缓一下,第三天再跑一趟长途。”
“哦。这样安排还算He理。”王丹平若有所思。
“情况你也看了,其实大部分时间*费在了支线。所以邮路T整势在必行A。”张良民说。
县城邮件多,卸车时间长。司机就安排在县城吃晚餐。县城邮政局有食堂,司机可以上伙,自己交伙食费。张良平便锁了车,去往食堂吃饭。
“走,吃食堂去,我请。”老张对王丹平说。
“这会还早,不想吃。我晚上回凉水镇,有朋友等着一块吃饭呢,你就不用管我了。”王丹平说。
老张也就不再坚持,自己去吃饭了。
王丹平见时间还早,县邮政局都还没下班,这次回来,也该拜望拜望老领导了。
他先去了李建国办公室,李局长不在,到县政府开会去了。县邮政局是中省驻县单位,接受当地政府领导,因此遇有相关会议都会要求一把手参加。
也罢,王丹平转头去办公室找周小梅主任。
周小梅主任正在接待一位退休职工。周小梅为人和气,会来事,跟离退休职工关系处的比较好。这些老同志有事没事都喜欢到周小梅办公室坐一坐,顺便问一问退休金、过节慰问金发放等问题。当然也有来找事的,退休前跟单位有纠纷的,经常过来一坐就是一下午。因为政策的原因,这些老同志也知道周主任解决不了,但是还是来找。退休没事干,权当是消磨时间,找人聊天来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