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陷入了死循环。张局长这次反倒不说话了,笑而不语。
“这位局长大人高shen莫测。”王丹平更加敬佩了。
神仙打架,王丹平自是退避三舍,闭口不言。专业局长先自己掰扯,反正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环节又有那么多,到底给谁的时间长了或者短了,争一争自然就明了了。
通过争吵,王丹平还学了不少知识呢。各个环节都有哪些规定动作,这些规定动作需要多长时间、多少人,通过争吵就能听的明明白白。
最后实在吵得不可开交了,张局长再次站出来了。
“刚刚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我在一旁听着,很好嘛。问题总的争一争吵一吵才能闹明白。我看A,这个计划没有大毛病。市场部这边做的很细致,也下了真功夫。大家要是没有意见的话,我就签字上报了。”张局长看了看大家说。
“张局,中心局第一趟邮车到达投递局时间都上午九点了,投递员还得卸车,分拣,出班都快十一点了,当天哪投的完A!”投递局长率先提出异议。
“哦,就你投递端时间不够。省局正班车到我这都七点了,我不说加班车了,就单卸一趟车就要一个半小时,我还得分拣,还得装车,还得给你送过去,路上再遇上个堵车啥的,九点能到就是最早了,我看应该T整到十点才He适。”中心局长王天成不干了。
“给你们俩三分钟,单独讨论。三分钟后给我结果。”张局长对二位局长说。
又是一番唇枪*战,王丹平第一次领略到,这些专业局长都是辩论的奇才,引经据典,江湖俚语,网络段子各种金句层出不穷,比他在学校里经历的任何一次辩论赛都要来得j彩。
三分钟时间已到,二位还没辩论出个一二三来。
“怎么样,告诉大家结果。”
“我觉得还是八点到,最迟了。”
“我还觉得十点到He适呢!”
二人寸步不让。
这下怎么办,王丹平想?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据理力争也无可厚非,张局长这官司该怎么断呢?
“既然双方都觉着给对方留下的时间更宽裕,那好办。你俩换位子,投递局长明天起到中心局当局长,中心局长明天到投递局当局长。如何?”
两人一下愣住了。
j彩!王丹平心里暗暗为张局长叫好。在三江邮政,怕也只有张局长才能说这样的话吧,也只有他有这个权利T动人事了。
前面几个叽叽喳喳准备跟着跳出来的专业局长都哑火了,纷纷低着头不说话了。
“怎么都不说话了?刚刚不是吵得这么热闹吗?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正好人都在,这个会议结束后,接着召开丨党丨委会,把你俩的事情敲定了。”张局长一脸严肃地看了看王天成和投递局长说。
“张局,我认真想了想,觉着计划没有太大问题。有问题我们中心局再克_fu克_fu。”王天成点头哈yao,一脸谄媚,他当然不想换了,好歹自己还是副处级别呢,投递局只是个正科。
张局长冷哼一声没说话。
“是A,张局。投递局这边我再动员动员,把卸车力量再加强加强,应该也能克_fu。”投递局长跟着说。自己的岗位轻车熟路,突然换到另一个岗位,拿得下拿不下还另说呢。
大家也再不敢多言。
“都没问题了吗?”张志明局长环顾四周,各位局长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没问题了我说两句。大家不要光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待这个时限考核的问题。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邮政的老本业是什么?就是寄递。从大清邮政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历史了,都是靠肩挑背扛送信件、送包裹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是,现在邮储收益高,但是不能因为寄递来钱慢、成本高就把老本行丢了。你上个环节敢松一寸,第二个环节就敢给你放一尺,再下一个环节就敢给你放一丈。时限还要不要了?速度还要不要了?客户体验还要不要了?”
张局长一连串的发问,问得在座的哑口无言。
“我们要借助这次改革的契机,练好nei功。认认真真做一次T整,让同行看一看,也提振提振自己的士气!是时候把祖业捡起来了。”
张局长的一番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几年后,王丹平才发现,张局长的思维是多么的超前,随后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行业也呈井喷式发展,最高的时候快递公司加起来二百多家,不断挤占邮政寄递市场,最低的时候,邮政电商包裹占比不足2%,几乎把原有的阵地丢光了,此为后话。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