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很多事,人不在了,也就变了
山前有条小路,本叫十八弯,挺好的名字,又好听又好记,白_yi秀才王伦当寨主时,宋万给改了,叫啥秀才路,还在路边竖了个石碑,兄弟们刚念的顺口,王伦被火并了。
晁天王刚当了寨主,宋万立马就把石碑砸了,改成天王路,这名字也凑活,没想到没叫多久,晁天王归天去了,宋大哥当了寨主,王伦二话不说,一溜烟跑去,又把石碑砸了个稀巴烂,改成宋氏路,这名字不吉利,乍一听还以为是“送死”路,兄弟们都是刀剑上滚下来的,有些忌讳,私下里都叫马屁路。
宋万想用极品汉白玉刻碑,结果开山时不小心炸死了两兄弟,拍马屁拍出人命来,这在梁山还算首次!
不过那两兄弟死的也值了,被追认为地级干部,坟头ca了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这待遇可不是一般人能得的,只有厅级干部才能享受,两人是宋大哥特批的,还号召大家学习。
武松和王矮虎为路名的事干了一架,山后也有一条小路,左边是王矮虎山寨,右边是武松山寨,王矮虎部下取名老虎路,立了块大石碑,武松部下取名为打虎路,按说这也没啥,毕竟拍马屁是个技术活,竞争厉害,风险也大,不小心就拍马蹄子上,闹不好弄个五级伤残,大家都不容易,你拍你的,我拍我的,反正不是一匹马,大不了再在右边立一块石碑就是,结果去办事的小罗罗是个二百五,图省事,直接把左边石碑上的“老”改成“打”。
王矮虎不乐意了,你这不成心找茬吗?武松也火了,关我屁事,再说我本来就是打虎都头,两人越说越僵,一通撕巴,都受了重伤,武松伤全在下半身,走路一瘸一拐,王矮虎伤全在上半身,尤其那张脸,跟车祸现场似的,简直惨不忍睹,这事惊动了宋大哥,王矮虎受了处分,降了一级,扣了两个月俸禄,倒不是宋大哥偏心,主要人武松坚称没动手,而且还有人证,当时我也在场,武松没说谎,的确没动手,王矮虎太矮,拳头打不着,全拿脚踹的,不过武松也挺可怜,再也没娶过Xi妇。
(19)
名字虽然改了,却没怎么有人叫,尤其是山下的老百姓,原来叫啥,现在还叫啥,兄弟们都挺憋屈的,那_gan觉很难受,王矮虎说那_gan觉就像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台下却没人鼓掌;顾大嫂说那_gan觉就像长的貌若天仙却没人欣赏;我不知道那是啥_gan觉,我就觉得就像想解手却找不到茅_F_;吴用说像“锦_yi夜行”,文化人说话就是不一样。
吴用分析说,可能是因为名字太多,老百姓一时记不住,他想出个绝招,画了地图,标上新名字,要求人手一份,当然不免费,一份二两银子那!还规定,三天时间人人记熟,以后必须用新名字,谁犯了戒,当街问斩。
众兄弟也觉得这主意好,我朝老百姓就那样,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箩筐就下蛋,给粒伟哥他敢日翻天;你来软的,他蹬鼻子上脸,牛B朝天,死活不通;你要是来硬的,当街砍他几个,立马就跟孙子似的,尾巴能夹到牛腚里,你说往东他绝不敢往西,历朝历代如此。
三天后,吴用带我微_fu私巡,想看看效果如何,他扮作进京赶考的书生,他每次下山总打扮一番,素_yi素袍,摇着鸟毛扇子,我扮作他书童,背着书篓,里面放两把板斧
先碰一老者,吴用上前拱手问京城怎么走,老者说顺着大路朝东走,第三个路口右拐,走到河边过桥左拐、、、
砍了、、、
又碰一屠夫,还是如此,又砍了
一路问,一路砍,到傍晚时,碰一卖糖葫芦的,说道,沿着宋江直走,到吴用路右拐,上扈三娘桥左拐,走到武松山,再右拐、、、
又问了几人,皆是如此回答,吴用很满意,得意洋洋的对我说,铁牛,老百姓就得往死里整,不然没人鸟你!
我忙说军师shen谙韬略,文治武功,我等远远不及。
吴用哈哈大笑,大手一挥说,回山。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