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迷踪》系列之《国宝浩劫1945》还原一段触目惊心的历史
nei容简介:在伪满洲国帝宫nei有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曾经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无数价值连城的书画古籍善本尘封在这里。一个人的贪yu,导致了中国文物史上的一场巨大浩劫!一个伪政权的倒台最终引发了一场夺宝风波。一时之间,帝宫夺宝拉开序幕。从帝宫流出的国宝成了“东北货”。这些“东北货”也点燃了长春原本并不繁荣的古玩市场,古玩商、国民党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纷至沓来**《清明上河图》、《苕溪诗卷》、《文姬归汉图》**诸多国宝历经了怎样的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几经辗转之后无数稀世珍宝历经劫掠还能得以回归否?有哪些已经失去,又有哪些如今身在何处?几代人的奋斗,一个共同的梦**本书_geng据史料加以适当虚构局部细节再现这段历史,揭秘这段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从而让国人记住历史的沉痛教训。
背景资料:
1911年辛亥革命后,溥仪退位,不久即开始陆续盗运国宝出故宫,存放在天津英租界;
1924年11月15日,溥仪被赶出故宫;
1925年2月,溥仪jin_ru天津日租界,并开始变卖大批国宝;
1932年4月,溥仪jin_ru长春伪满皇宫;
1935年,国宝被从天津运至长春,放置在伪满皇宫后院的小白楼nei;
1945年8月,溥仪从长春逃至通化大栗子沟,部分国宝在当地散失;后溥仪在沈阳机场被俘,随身携带的国宝被查获。溥仪出逃后,伪满洲国士兵哄抢小白楼,大批国宝毁坏、散失。
引子:1945年8月伪满洲国政权随阒日本战败而土崩瓦解。仓皇出逃之前,傅仪从众多国宝中j心挑选了一百二十件j品中j品随身携带逃往通化大栗子沟。其余大量珍贵书画、古藉善本书都被遗弃在新京(长春)帝宫的小白楼中。
一个傍晚,一名在小白楼外值勤的禁卫军发现了堆在这里的大木箱以及里面存放的书画和善本。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些都是中国文明史上最稀罕的珍宝,但还是偷偷将一些书画带出了帝宫。
不久消息传开,一场对国宝的劫掠开始了**
1963年4月,一个东北小伙来到北京荣宝斋,用一粗布包裹,送来一堆破烂书画残片,有些碎片只有指甲大小,没想到竟有有心人收而藏之,纹丝未动。经过专家仔细拼接、抚平,竟然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畹热说墓φ婕�行┎衅牍使夭衅氛梦呛希沼诤翔怠�
一年后,即1964年3月,又是这位青年,拿着一个布包行色匆匆地迈进了北京琉璃厂荣宝斋的大门。当值的店员王大山打开包裹一看,顿时被包中的物品惊呆了。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布包里,竟然有字画作品30多件。王大山从中发现了很多国之重宝:如有苏轼题跋的李公麟《三马图》、北宋范仲淹《师鲁二札》的残缺部分等等。这些国宝,都是以前曾经听说,却从未见过的。 王大山一件件翻看着这些东西,突然,他发现了一件作品,不禁心中一震,手都有些发抖了,原来他看到的正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苕溪诗卷》!
由于这位年轻人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当荣宝斋后来赴东北准备以2000元再次酬谢时,竟未能找到其人。
那么,这位男青年究竟是谁呢?1996年3月30日,哈尔滨《新晚报》记者圆小铃寻访到了那个青年及其M_亲,解开了重重谜团。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