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第二章苕溪诗卷(上)

相关资料:《苕溪诗卷》为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纸本,行书体,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价值数亿元人民币。

1

1945年8月,随着苏军B近长春,市面上已经处于一片混乱,驻守在伪帝宫的禁卫军的官兵当然不是瞎子、聋子,树倒猢狲散,再不逃跑就来不及了。抢着东西没抢着东西的都作了鸟兽散。社会上闲杂人员壮着胆闯入了已经无人看管的伪帝宫,昔日神圣、高shen莫测的帝宫成了百姓自由出入之处。想乘机捡点“洋捞”者比比皆是。所有人都一个心思:想想这是什么地方A,可是昔日的帝宫,再没有东西也能随手捞上一些值钱货。

实在没东西可捞了,于是有人就把小白楼里满地的碎片收拾起来,好歹不用花钱,捡来卖几个钱算几个钱。他们把捡到的字画碎片拿到伪帝宫门前一片宽阔的空地上,半公开叫卖,反正暂时无政府人员来管。说了算的是苏联人,他们可没闲心来管这些,自己人不为非作歹地去抢就是百姓的福份了。一时之间,这片空地反倒成了一个临时旧货市场。从宫中打扫来的各种物件都在此出售,书画、家居用品等五花八门。那些古董商人、文化人闻着气息自然蜂拥而来。

1945年9月的一天,伪帝宫前的旧货市场上来了三个人,他们就是丁征龙、王学武、骆大昭。这三人从营口大桥煤矿来长春看望同学和老师。然后其中一个叫丁征龙的是个喝过洋墨水见过大世面的人,他闻风赶到旧货市场,目的就是想买点古籍或是淘点宝贝回去。

查找相关资料显示:丁征龙,早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1930年他赴瑞士,在日nei瓦世界劳工局工作,1933年携夫人孙曼霞随居住欧洲。曾留学于德国和法国的丁征龙,依然渴望有shen造的机会。但shen造需要经费,他没有。后来还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援助他五千块大洋,才使他走进日nei瓦大学的课堂。卢沟桥事变后,丁征龙夫妇双双回国。回国后,丁征龙驻足在北京顺城王府张学良办公处,从事关于外交的编辑工作。少帅张学良也是名古书画藏家,后文有提及。1945年,丁征龙T往营口大桥煤矿工作,他们的家便安在矿区。

伪帝宫前的旧货市场上人并不多,稀稀落落的。丁征龙在一个中年人前面停了下来。因为他看见了中年人夹着一个蓝色包袱,手上则拿着几片旧字画。

“这位师傅,您这有从宫里头流出来的东西没?”丁征龙轻声问道。

“您算问对人了,”中年汉子一脸骄傲地说,“我这包袱里的东西全是真真的东西,都是从里头出来的。”汉子边说还用手边指了指不远处的伪帝宫。

“是吗?”丁征龙面露喜色地说。心想自己的运气这么好,走来就碰上宝贝。

“当然是真的,这事还能骗您不成,东西就是我自个去捡来的。”汉子拍了一下Xiong脯说。

“那您打开让我瞅瞅。”丁征龙面带微笑地说。

“好嘞。”汉子说完就蹲下身子把包袱搁在地上打开给让丁征龙看。

丁征龙俯身一看,傻眼了!这哪是什么宝贝,全是一堆纸片儿。大的几十公分折叠着,小的只有指甲片大小。

“这些全是碎纸片A,哪有什么宝贝?”丁征龙摇摇头说。

“得,您不识货。”汉子闻言很生气,伸手就想去收起包袱裹。丁征龙听对方这么说赶紧劝阻道:“您别急A,容我看看再说。”

“您也别看了,看了也白看。”汉子还是不开怀,_gan觉被人凭空污辱了一般。

说话工夫,丁征龙已经拿了几片法贴在手上,他看了看之后才_gan觉这东西不一般,于是又展开了几个大片,这回他看到了,也识得了,全是真好宝贝。清一色的法书古画。看来这汉子所言不虚!

“刚才是我言语不当请别见怪。”丁征龙边翻着手上的纸片边歉意地说。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古董商-------说说我坑蒙拐骗收古董暴富的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古董商谈古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古董商-------说说我坑蒙拐骗收古董暴富的往事第260章

书籍
上一章
260/26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