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5岁以前,我一直是个听父M_话的好孩子。而父亲去世后,我只有M_亲的话可听了。
这很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是很讲究“孝”的。
所谓孝顺,不但要“孝”,而且要“顺”,顺着老人的意思来。
不仅如此,M_亲一直是个比较开明的角色。
30年前,她从生产工人当上了厂里的会计gu长,成了管理人员。
虽然gu长不算什么正式级别,但和工人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那是个连工人都被羡慕的年代,更何况是干部呢?
可她做了两年干部之后,却做出了辞职经商的选择。
那可是80年代初,有正式工作跟没有正式工作,在人们眼里地位有天壤之别。
可她居然就选择了“没有正式工作”。
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名“地主子nv”,她基因里一直潜伏着发财致富的冲动。在毛时代,她只能夹着尾巴做人,_geng本不敢对任何人流露出这种yu望。而且,那时也不回给你机会去实现梦想。
而1982年,改革开放了,电视里已经在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黄帅张铁生之类的典型已被“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取代了。
她很敏锐地判断出,这是一个新时代。于是她做出了选择。
那果真是个遍地黄金的时代,只要你肯屈身去拣,你就能发财。
很多当今中国的重量级经济人物,其发家都起源于那个时候。那是个公平的起跑线,大家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
短短两年,M_亲就凭借她的聪明、勤奋和诚信,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1984年国庆35周年前后,她曾对着电视里的“万元户”嗤之以鼻,说:“我个nv人,就顶10个万元户了。”
如果不出意外,她将会成为中国商业界又一个nv传奇人物。
尽管M_亲在1984年就已经积累了10万资本,可幼年经历给她带来的创伤实在太shen了。
她又做出了一次选择:见好就收,不干了。
而事后证明,这一次,她看走眼了。
多年以后,我曾问M_亲:“你当时为何不坚持下去?”
M_亲回答说:“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这是她与泥tui子制度打交道几十年后发出的无奈叹息。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正常的制度下,人们应该知道明天会变的更好。而泥tui子的制度下,一切都吉凶未卜。
如今这个社会好,还是不好?
很多人说不好。
其实我也觉得不好,M_亲也觉得不好,比如她抱怨那些官员们胃口太大,弄得她的生意利润微薄。
可是,再微薄的利润,也比天天面临不测要强的多。
有了这种遗传,我自然也具有某些对外界环境的天然抵抗力。
1997年,中国人被发财致富的幻想冲昏了头脑,满大街都是搞传销的,到处都是老鼠会,各类骗子都受到人们的热捧,人们心甘情愿地被他们洗脑。
我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自然很穷,也很想赚钱。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一个熟人拉去参加安利的所谓“培训”。
在那之前我不知道安利是干什么的,以为是一场职业培训,抱着听听看的想法稀里糊涂就被拉Jin_qu了。
会场有几千人,男nv老少,西装绅士,白领丽人都有,气氛狂热得让人莫名其妙。
他们喊着各种莫名其妙的口号,做着各种莫名其妙的动作,脸上露出莫名其妙的xing_fen和欣喜。
我莫名其妙地看着这群莫名其妙的人:他们是什么人?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怎么会这样?
其实我的莫名其妙在父亲身上就发生过,1967年,他看着天安门广场上的百万红卫兵,就_gan到这种莫名其妙。
而最终,我们都选择了与这种莫名其妙的人保持距离,坚守着某样东西活着。
而事后,我们也不会和那些莫名其妙的人一样抱怨:我们上了当,我们受了骗,等等。
至今,M_亲已在商海里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确实见多识广。
但她一直没学会一样东西:如何与泥tui子们打交道。
出于对泥tui子不讲信义、贪得无厌、急功近利、有来无回的本能厌恶,她一直避免与泥tui子打任何交道。
可偶尔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