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作为最高统帅的张照也不问下原因,上来就指责董芳,问他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全军撤退。董芳不敢得罪哈元生,就编瞎话说敌人太凶残,我军伤亡过大,而且收到消息,敌人援兵快到了,所以才撤退。张照说这好办,我再给你一万人,你再去给我打那个苗寨,不但要拿下,而且连援兵也一块给我收拾了。董芳不傻啊,知道哈元生还会在后勤上拖后腿,就提出来要张照亲自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张照倒也实在,一口答应。于是董芳带上一万五千人马,又去攻打那个苗寨。张照哪儿懂军需后勤,他还是要靠哈元生。这时哈元生耍了个极其阴险的花招,他改换了一条运送物资的道路,然后建议张照亲自押运粮食去往前线,他说这样可以提升士兵的士气,更能树立张照作为统帅的威望。张照不知是计,欣然应允,带着运粮的队伍就出发了。

古代打仗,运送军粮的路线是绝对的军事机密,哈元生更换的这条运粮道路是原本就有的官道,那里有众多敌军的间谍,走这条路运粮,毫无隐秘性可言。可张照不懂啊,他走的还挺欢实,还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就差吟诗作对了。结果半路他遭到了伏击,十几万斤粮食、上千头骡马,都落入了敌人的手里。要不是哈元生带人增援,张照也许连小命都要丢掉。后来因为军需供应不上,前方的董芳再次溃败。这时张照也不好意思指责别人了,至于以后的仗该怎么打,他更是一脑袋浆糊。

连续几次击败清军后,那些土司信心大涨,感觉政府军也不过如此啊,打起仗来并没传说中的那么牛逼啊,于是来了劲头,改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多次在夜间偷袭清军大营,搅扰的张照军队是坐卧不宁,连正常休息都无法保障。

就在张照一愁莫展之时,张广泗带着乾隆的圣旨来了。这时是1736年三月份,此时张广泗已经是经略大臣,云南和贵州被定为军事区,所有一切军民政务,任凭张广泗机断处置。张广泗在分别询问了张照、哈元生和董芳后,做出以下决定:撤销张照职务,押送北京由乾隆定罪,哈元生被以“贻误军机”的罪名在军前正法,董芳则是撤职留任,戴罪立功。如此处置,其实完全是乾隆的意思,意在打击一下张廷玉和鄂尔泰,试探一下二人反应。但是乾隆不好意思直接动手,于是张广泗就成了他手里的枪。

清军经过张广泗的整顿,士气大振,这时董芳提出了“分进合击,一股荡平,鸡犬不留”的进军建议。董芳的策略在军事上是正确的,以政府军的真正实力,单个的土司的确没有能力抗衡,只要摸清各土司山寨的地里位置,各个击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张广泗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因为上任之前,乾隆曾对他面授机宜,详细指点过破敌之道。

整顿完了军队,张广泗非但按兵不动,反而派出了多个使者联络那些土司们,要商议和谈的事情。董芳觉得这事很蹊跷,如果真要和谈,那既不必整军也不用换帅了,和谈谁不会啊,完全可以让张照来做。不过董芳很懂得做人要低调,他保持了沉默,啥都没说。

土司们一开始不太相信张广泗,说要和谈可以,那么你先撤兵。撤兵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乾隆的命令就撤兵,那是死罪。张广泗于是又派人去解释暂时不能撤兵的原因,同时还给土司们送去了很多礼物,比如做工精美的刀剑,从西方进口的钟表,还有壮阳的药物等等。

这些土司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都是实在人,不知人心险恶,一看人家老张同志这么仗义,这么客气,就有点不好意思,就相信了张广泗,渐渐的开始有人大着胆子去张广泗那儿商量和谈的条件。对待前来谈判的土司,张广泗异常热情,摆下盛宴款待,不但对提的条件满口答应,还许诺争取让乾隆给他们封王,谈完后又给了许多东西,才礼送而回。这次张广泗给的东西可不一般,都是从西方进口的新式火枪,射击精准,威力巨大。

连这么先进的武器都送,事情传开后没有谁再怀疑张广泗的诚意,所有的土司都动心了,都说张大帅这人真好,真够哥们,都准备着要与政府和谈。

张广泗见时机已到,就召开了一个和谈大会,把能请到的土司全都请去了清军大营。开会那天,当满心欢喜的土司们在张广泗的中军大帐中落座之后,他们终于发现被骗了。这次招待他们的不再是美酒佳肴,而是寒光闪耀的大片刀。数十个大土司,顷刻间便被清军斩杀,人头滚落一地。

看到了吧,什么叫名将手段?什么叫帝王心术?就是背信弃义!就是赤裸裸的欺骗!

土司们一死,张广泗立即兵分八路,进攻各处土司山寨。土司武装本就是乌合之众,领头的一死,剩下的人就是群蝇无首了,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结果张广泗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只用了三天,就攻克了十余座土司山寨。此役史称“苗疆大捷”,一举奠定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基础。

虽说此战役是一场“大捷”,可实在没什么好写的,因为基本上是正规军对平民的作战,而且平民们基本上放弃了抵抗,看到清军的旗帜就打开寨门,然后摆出酒肉劳军。更有甚者,还送了许多美女给张广泗,以表示归顺中央政府的决心,弄的清军都不好意思掳掠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所谓的大捷,使得张广泗声名鹊起,从此跨入了名将之列。张广泗,也是乾隆时代造就的第一位名将。可是这位张大将军的天赋有限,当上名将后就开始张狂,忘记了做人要低调的原则,以至最后未能善终。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张广泗在云贵前线摧城拔寨的同时,大概是1736年4月上旬吧,乾隆悄悄溜出紫禁城,进行了一次微服私访。皇帝微服私访,其实就是领导私下搞调研,公开的巡视那叫视察工作,可是看不到真实民情。这次调研的目的地是河南,乾隆的真正意图是收集河南总督孙国玺的罪状,以便收拾孙国玺。

孙国玺是雍正的亲信,从来都是优秀干部、模范干部,深得雍正器重。但越是这样的官,乾隆越是要收拾。为啥呢?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再能干,但不是我培养的,这就不行。鄂尔泰和张廷玉树大根深,暂时不好收拾,那么就先把能收拾的那些人给收拾了再说。孙国玺就是乾隆选定的第一个目标。

除了收拾前朝的官员,乾隆还必须挖掘人才,培养自己的心腹嫡系,这也是他执政最初几年的一个主要任务。即位不久,他首先把自己的发小讷亲提拔为军机大臣,硬塞进了内阁,接着又把山东总督李卫召回北京,名义上负责全国的治安问题,事实上应该是负责情报的搜集。另外,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也被他看中,准备要大力栽培提拔。说到傅恒,这哥们可不得了,我始终认为,他应该算是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第一大傻瓜。

玩一个人可以玩到什么程度?没有比乾隆玩傅恒更过分的了。在后来的日子里,傅恒对乾隆忠心耿耿,可以说是抛头撒血鞠躬尽瘁。而乾隆这个流氓呢,趁着傅恒出公差的机会,偷偷的勾搭人家傅恒的媳妇瓜尔佳氏,弄出个孽种福安康。傅恒一辈子把福安康当做自己的亲骨肉,至死也不知道头顶的乌纱帽其实是绿色的。做人如此,也算难得。

且说这次微服私访,乾隆身边陪同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是日后缔造乾隆盛世的功臣。首先一个是公丨安丨部副部长(刑部侍郎)刘统勋,然后是中央情报局局长李卫,再一个就是乾隆的小舅子傅恒。

刘统勋是康熙年间的进士,他能力出众,工作认真,奈何运气不好,既不是鄂尔泰门生,和张廷玉也沾不上边,所以累死累活二十年,才混了个司局级(刑部主事)。乾隆一登基,立刻就提拔刘统勋当了副部长,作为他控制司法部门的一颗重要棋子。乾隆为什么会选刘统勋呢,因为老刘同志是俺们山东人,地球人都知道,俺们山东人性格实在、讲义气,可能乾隆也是这么想的吧。

史上最强猛男——乾隆皇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罗大拿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史上最强猛男——乾隆皇帝第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