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jin_ru1737年的7月份,乾隆的心情大好。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经过将近两年的苦心经营,算是初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军队里有张广泗,国防部有阿桂,公丨安丨部有客尔吉善和刘统勋,nei阁中有讷亲和傅恒,再算上组织部的小官钱度、刚刚钦点的状元于敏中,在军政两方面要害部门的关键职位上,乾隆都已经安ca上了自己亲手提拔的人才,他的皇位,已比即位之初稳固的多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鄂尔泰和张廷玉虽仍拥有强大实力,但经过这两年的观察,乾隆已确信这二人没什么野心,不会对他构成实质x的威胁,他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
然而,乾隆的轻松日子没能过几天,一gu针对他本人的暗流,又开始在北京城里涌动。鼓*这gu暗流的人,基本上都是乾隆的亲戚,只是这些亲戚,都恨乾隆恨得牙_geng痒痒。这些人是谁呢,就是乾隆的那些叔伯弟兄们。
雍正共有兄弟十七个,其中有九个曾参与过皇位的争夺,史称“九王夺嫡”。等雍正终于当上皇帝,马上玩了个一锅烩,把另外八个与其争过皇位的兄弟都判了无期,捎带着,这八个兄弟的家人也跟着粘包,不是无期就是死缓,最轻的也十年劳改。
乾隆即位之初,为了收买人心,为了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一个“宽仁皇帝”的形象,大赦了那些还没被整死的叔叔伯伯以及他们的家人,并且恢复了这些人原有的亲王爵位。乾隆这一手看上去很够意思,也确实给他博得了不少仁慈的赞誉,但乾隆也留了余地,那便是严禁在京的所有亲王擅出北京城。若不奉旨,无论是那个王爷,出城一步就是死罪,绝无商量。
这些被禁闭在北京城的王爷们,其中有一个人,堪称不世出的伟大天才,这个人就是乾隆的堂兄,理亲王弘晳。弘晳是康熙时代太子胤礽(reng)的长子,康熙的皇长孙。如果当年胤礽登基,那么现在当皇帝的人就是弘晳,_geng本没乾隆什么事了。
弘晳比乾隆整整大了十七岁,此时已年过四十。他的整个青少年时代,基本都是在“九王夺嫡”那样一种残酷的斗争氛围中度过,这让他对政治斗争,有了很shen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对政治的兴趣。在被判无期的那些岁月中,弘晳没事儿可干,就钻研古今中外的政治典籍,聊以度日。
经过若干年的潜心研究之后,出现了奇迹,弘晳升华了,他发现了中国数千年以来,之所以会出现《三国演义》中说的“He久必分,分久必He”现象的原因所在,弘晳认为“君主集权”这种政权形式,就是造成一切动乱的_geng本原因。皇帝的权利不受任何制约,那么社会的安定繁荣,法律的公平正义,老百姓的生死祸福,都寄托在了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英明也还罢了,天下也许能够太平一时。若是碰上一个暴君,横征急敛,荒*无度,则国无宁日,民不聊生。时间一长,必烽烟四起,天下大乱,也就只好改朝换代了。在这个过程中,最倒霉的,还是咱老百姓。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