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学院出世2009年底,“森森”已有30多个流*孩子和7个老师,靠报纸义卖维持开支
2006年,姜林两次为“森森”筹资失败而中途关停。
2008年底,他用白天在广告公司上班、晚上摆地摊的收入,在大渡口区月光村租下一tao三居室,收养了5个流*儿童,除了一个保姆,还请了两个老师,家庭式的“森森孤学院”算是正式出世。
在姜林nei心,森森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是他信仰的化身。
2008年,他自己联系重庆的中小学做了60多场免费演讲,每次登台都痛哭流涕地喊_M_M,劝孩子们不要离家。西装革履地登台,却经常没有回程的车费,演讲完了他只能徒步走二三十公里的坡路。
姜林“*子回头”办起孤学院的故事,经过重庆电视台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引起了重庆市民的关注,大量志愿者向“森森”涌来。在参加了一次其他义工组织的义卖报纸活动之后,姜林想到为“森森”筹资的方法。
他辞掉工作,开始为“森森”招聘专职的卖报员工。一份报纸5角钱,40多个员工穿着“森森”的校_fu、带着小捐款箱上街义卖,可以卖到两元到五元一份。除掉卖报人员工资,每个月差不多有4万块收入。
2009年6月,孩子越收越多,姜林便联系了大渡口区的海天艺术学校,租下一层楼办学,又四处招聘老师、会计和办公室主任等,还找了一位律师。
四川美院汽车设计本科毕业的朱砾,此时也是“森森”的志愿者,他有一个美术工作室,月收入近5000块。在姜林多次劝说下,朱砾做出了一个让大学同学们惊愕的决定:担任“森森”的秘书长和美术老师,月薪2200块。在他的理想里,流*儿童也可能被培养成大学生。
抱着一堆获奖证书前来应聘的理想青年鲍洁,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毕业。和“森森”的员工一起在酷暑中上街卖报,3个月后被任命为教学部主任和语文、音乐老师,月薪却只有1600块。
一个年轻而有朝气的团队就此建立,院长姜林把自己定位为“j神领袖”和孩子们的心灵导师,“森森”由此建立起9人的常任理事会,重大事项都要表决通过。
表决通过的事项甚至包括姜林能否找一个nv秘书兼nv朋友。今年春节,姜林的M_亲希望能看一眼未来的儿Xi妇。姜林亲自招聘的nv秘书谭丽,最终默认了姜林的追求。
2009年底,“森森”已拥有30多个流*孩子和3个生活老师、4个教育老师,靠卖报收入来支付每月6000块的场地租金、员工的工资和孩子们的生活开支。
重庆蜜月新华社、央视、凤凰卫视的记者闻风而来,热烈的舆论也让政府部门注意到了“森森”
一个悔过的灵魂总能xi引喜欢社会教化的媒体的注意。在2009年搬入海天艺校,“森森孤学院”渐渐眉目清晰的日子里,重庆本地媒体几乎每周都有关于“森森孤学院”的报道,朱砾也被当作“富二代”的另类代表被热炒。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