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光亮徐州救助站副站长马李否定恢复“森森”,但他把23个孩子的管理权限交给姜林,并支持恢复过去所有He理的制度
3月14日,在徐州救助站和nv友陷入争吵的前夕,穿着一双别人送的耐克鞋、一件在地摊上买的蓝色棉_yi的姜林,nei心充满了挫败_gan。nv友闹着要跟他分手回重庆,大姐劝他到上海做生意,老师们责怪他把“森森”给“卖”了,网友又质问他“23条人命被带到哪里去了”?纷杂的现实像团黑色的雾,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和nv友分手后,姜林在“留在徐州陪孩子”和“去上海”之间摇摆,摇摆的依据,是他和马李之间的互相试探和观察。
在去年11月北师大的那次儿童福利论坛上,马李曾经打断正在发言的姜林,针锋相对地指出他不应该一味抨击政府,而要学会He作。
作为福特基金会中国奖学金项目的首批学员,马李当时正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攻读社会政策的研究生。他向北师大教育基金会申请了一个流*儿童行为干预的项目,徐州救助站被当作这个项目的研究基地。
姜林带来的23个流*孩子刚好成为了这个项目的首批试验对象。但他仍不放弃劝说马李担任“森森孤学院”的院长,并在全国发展分院,“这样就可以和各地的救助站He作改变更多流*儿童的命运”。
马李否定了所有恢复“森森孤学院”的想法,但是他把23个孩子的管理权限交给姜林,并支持恢复过去“森森”所有He理的制度。
3月27日,马李听从姜林的建议,带孩子们到徐州的云龙湖、博物馆和游乐园游玩。3天后,他又主动买回23tao迷彩_fu,准备周末带孩子们去拓展学校打野战。
他甚至给彭向阳争取到jin_ru技师学院厨师班学习的机会,因为这个孩子未来想做一个厨师。
马李给孩子们设计的蓝图是:除了每周一天回归正规学校的课堂,再请几位正规学校的老师给他们兼职上课;每周两天外出活动,一天做都市生存训练等体验式游戏,一天发动他们到街头做公益劝导和带回新的流*儿童。
北师大的老师可以参与流*儿童的行为干预,包括了对他们家庭的危机干预。马李甚至也给姜林联系了一个管理学的培训课程,流*儿童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能力培训。这一切是为了3年项目期结束之后,向国家有关部委递交完整的政策建议。
徐州救助站里的流*儿童保护中心是个“回”字形的露天建筑,孩子们上午上课、下午做活动,生活渐渐规律。3月31日上完心理辅导课,不知谁的一本《迈克尔·杰克逊自传》落在了教室的讲台上,一个孩子在*场上单手支地练街舞。
而10天前,姜林当着马李的面把23个孩子集He起来,问如果自己要走,多少孩子会选择离开。15个孩子要跟他走,只有8个要留下。第二天马李再问,11个要走,12个要留下。彭向阳改变了主意,他期待技师学院的厨师班可以尽快接收他。
到徐州后,姜林曾给重庆市救助站的负责人打过电话,对方答复,“我们只能按政策走,送回来的孩子都要被送回家”。于是,他和两位老师渐渐放弃了离开徐州的想法,甚至“甘愿变成救助站里的一名志愿者”。
回到原点剩下的14个孩子像一群不愿散开的候鸟一样在解放碑步行街流*,姜林看着他们_yi_fu臭了,恶习又回来了
然而,徐州救助站安顿不足一个月,姜林似乎渐渐生起的希望,又突然被扑灭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