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八苦闷的事
21—78产品的丨炸丨药部件,在温度考核试验中,出现了贯穿x裂纹,消息传出,惊动了院、所各级领导。发现裂纹的第二天上午,小轿车和面包车,停满了308工号的院子。
院里的王老、陈(能宽)主任来了,院总师办、总体部、计划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也来了,在吴所长的陪同下,观看了丨炸丨药部件的破裂情况,询问了有关情况,然后,回到三所办公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
301室单主任和我参加了会议。会议休息时,我和王老聊了几句。
“王老,这个事件,能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预测?”我问他。
王老摇摇头。
“尚不能说明。科学规律的特点之一,是可重复。一次,两次,都不行,要很多次,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重复,这才算数。不过,有了第一次,也值得高兴。继续努力吧,你已经看到了曙光。”
陈主任走过来,对我说:“记得那一年,在221,我对你有个评价。”
我说:“记得,‘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小林转达给我的,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
“今天,再送你一句,‘羽翼渐丰须谨慎’。”
“谢谢陈主任。我一定牢记。”
文丨革丨后,恢复了职称评定。因为积压了多年了,第一批晋升工程师(或助理研究员)的,大多是六十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1964年毕业的,只有我和江两个,算是破格晋升,不久,所里成立了技术委员会,我和江都被聘为委员,也颇为引人瞩目。
江是三所主要工艺生产线的技术骨干,数控技术的“奠基者”,不管是核试验用的,还是装备部队用的,只要是需要加工的丨炸丨药部件,都要经过他那一关,工作量大,要求高,危险x大,他工作认真负责,组织能力也也很强,来三所后,组长,副主任、主任,职务不断向上升。
对他的破格,大家没有异议。
然而,我的破格,正如“伪铁人”一样,又引起了一场风波。
有一次我到开封赶场,有两个人在我前面走,边走边议论。
“301的魏,就是搞测试的,有点小聪明罢了,这样的人脚踩脚碾的——多了去了,他能破格,我更能破格!”一个人说。
“人家能预测丨炸丨药裂纹,你能?”另一人说。
“那是瞎蒙的,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是A,我也觉得有点太玄了。”另一人说:“关键在吴所长。”
“他和吴到底什么关系?”
“据说,二赵时期,他俩关在一块。”
“呵,我说呢,难怪关系这么不一般,原来是——狱友。”
在六组期间,多数人对我很友好,但是,也有不友好的,小原就是一个。
有一次全组开会,安排明年计划,我让他负责例行的温度试验,他立刻站了起来表示反对,情绪很激动。
“别人都有科研项目,我为什么没有?难道别人的水平都很高,就我水平差?”
“你先坐下,听我说。”我说:“科研项目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所里下达的,二是自选的,我们组这几年,所里下达的,就是温度试验项目,其他都是自选的,你报的项目,所里没有批。”
“问题就在这儿,你们写的,都批了,我写的,就不批,为什么?”原气呼呼地问我。
“我问过了,所里说,你写的可行x报告太笼统,没有可*作x。”
原说:“那都是托辞。关键是有人背后捣鬼!”
我问他:“谁在捣鬼?”
“谁捣鬼,谁自己明白!”原把门一甩,走了。
我被他当众抢白了一通,心里很是郁闷。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