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一篇散文
正如郭沫若所言,文丨革丨后不久,科学的春天来到了。
这时,九院的保密制度,有所T整,从“苏式”,向“美式”过渡(所谓苏式,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单位nei部的事,一概不许说;所谓美式,是区别对待,保住核心机密即可)。
国nei的学术会议,我们不但可以去,而且可以发表论文了,九院有一些专家或技术骨干,还参加了国nei各种学术团体,担任了理事,甚至理事长、秘书长之类的职务。
院nei的学术交流,也活跃起来,破天荒地创办了九院《科技学报》。
《科技学报》创刊号上,刊登了《激光脉冲法测定丨炸丨药的热扩散率》一文。
说实在话,这个课题,我只是开了个头,离开四组后,这个课题交给了热膨*岗位的朱,后来的工作,我就没有介入了。但这篇论文的署名,我竟被列入第二作者。我打电话问朱:
“你把我写上干什么?技术难题,都是你们解决的。”
“那可不行,必须把你写上。”朱回答说。
后来,朱T离了那个岗位,辛(nv,哈军工毕业生)继续将这项研究推向shen入,在《火丨炸丨药》杂志上,发表了《激光脉冲法测定丨炸丨药的比热》一文,也把我的名字列在作者之中。
他们的做法,他们的思想境界,让我羞愧之余,_gan动不已。
全国科学大会后,各种报刊,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萌发”。偌大中国,只有“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等极少数报刊的冷清局面,终于结束了。
其中,四川出版的《科学文艺》杂志,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注:这本杂志当时的编辑是谭楷和杨潇,后来几次更名,曾叫《奇谈》,最后更名为《科幻世界》)。
有一天,我在三所阅览室的期刊室,看到它,翻阅了一下,_gan到很亲切。nei容有科幻小说,有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散文,科学家传记、科学探险记,等等。
我印象很shen的是一首科学诗,诗中说,集成电路是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中只有两类居民——一类叫“零”,一类叫“一”。
多么生动的比喻A!
把科学和文艺结He起来,让大众喜闻乐见,不正是自己所向往的吗?看了几期《科学文艺》后,多年被压抑的创作冲动,开始冲击我的心。
一个夏夜,陈在我的身边,已经睡了,睡得很安稳。我躺在_On the bed_,却久久不能入睡。
窗外下着大雨,令人想起“巴山夜雨Zhang秋池”的名句。
远处传来隐隐的雷鸣,近处哗哗啦啦,淅淅沥沥,时而急骤,时而平缓,院子里有几株芭蕉花,雨点打在叶子上,发出鼓点一般的声响,大自然似乎正在演奏自己独特的乐章。
在这种音乐的伴奏下,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了一系列的宇宙奇观:一个蓝色的星球——地球,围绕着光辉的太阳旋转,光辉的太阳,带领着它的儿nv——九大行星,围绕着银河系旋转,而银河系,带着亿万颗太阳,围绕着河外星系,在不停地旋转。
一阵大雨,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中。
我从最大的宇宙,想到了最小的原子。
构成世界的最小“砖块”,是什么呢?是分子,构成分子的“砖块”,是原子。我的脑海中,又出现了原子的图像:一群电子,围绕着小小的原子核,飞快地旋转着,而电子、原子核,自己也在旋转着。
“毫无疑问,一切都在转动。”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