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如果把普通的光看成是王府井大街的人流,激光就是国庆阅兵式的方阵,前者混乱(有向南走的,有向北走的,还有穿过马路,东西方向走的),后者整齐(都向一个方向前进),前者品种多(老中青都有),后者品种单一(年龄都差不多)。
世界上的光,原本都是混乱的,要把普通的光变成激光,并非易事,正像街上的老百姓,要把他们训练成阅兵方阵,很不容易。激光的发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至今才不过半个世纪。
激光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人类的发明中,有些是仿生的,例如超声波雷达(也有叫声纳的),蝙蝠就有,氢弹爆炸,太阳上一直在进行(反核运动者绝对不可反对的一种氢弹爆炸),但激光,自然界没有,就凭这一条,人类很可以自豪的。
激光刚出现时,人们的印象,就是这种光蛮厉害,因为有新闻照片,有人把世界上最坚硬的物品——金刚石放在激光的光路上,激光经过后,金刚石立刻化成了一缕青烟消失了。
激光又叫镭j、莱塞,都是_geng据英文laser翻译而来,英文的原意是“受激光辐j”,简称激光。下面,_geng据我的理解,谈谈激光是怎么产生的。
在谈激光之前,有必要先谈谈普通的光。
人类最早认识的光,肯定是太阳光了。牛顿先生在一个暗室的窗户上,挖了个小洞,引进来一束阳光,照在玻璃制的三棱镜的一个面上,透过另一个面折j后,竟然出现了一道彩虹。——从而证明了,太阳光这种“白光”,其实是由多种“色光” 组成的 ——*橙黄绿青蓝紫是也。
牛顿认为,光是一种波动,就像水面的涟漪,向四周一圈一圈地传播,既是波,就有波长(从一个波峰到相邻的另一个波峰的距离),不同波长的光波就意味着有不同的颜色。当光的涟漪遇到了你的眼睛,你就看到了光,也_gan知了它的颜色。
牛顿提出的“光波说”曾经风靡一时,可以解释光的很多现象,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家发现了“光电效应”,就是光照在一种物质上,能从物质表面“打“出几个电子来,这很难用波动说解释。于是爱因斯坦(当时还是个小职员,没有什么大的名气)提出,光既有波动x,又表现为粒子x(即光线是由一颗一颗的微粒——“光子”组成),两者的统一就是光。
“简直是胡说八道?”当时有人讥笑他说:“你说怎么统一?每周一、三、五是波动,每周二、四、六是粒子?”
然而,后来的研究证明,光真的具有“波粒二重x”,我们人类,习惯于周围的“宏观世界”,对于“微观世界”(原子、电子、原子核之类的小东西,因为特别小,故有此称呼)的规律,我们难以理解。
不理解也得接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原子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砖块”,原子的结构有点像太阳系,中间有相当于太阳的、坚固的核——,周围有相当于行星的,更小的电子,电子沿着一定的轨道,绕着原子核旋转。
原子和太阳系只是形式上类似,其实是很不一样的。每个电子的运动轨道,并非只有一条,而是有很多条,当它处在不同的轨道上(或称为能级),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当电子从“低能级”跳到“高能级”时,它要xi收能量,处于受激发的状态,反之,当电子从“高能级”跳到“低能级”时,它会放出能量,回到基态——这个能量就可能是光,而光的波长,就两个能级的差决定,能级差越大,波长就越短。
由此看来,光的产生,是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跳来跳去”(科学家称之为跃迁)的结果。
原子的能级很多,五花八门,电子的“跃迁”也是各行其是,乱跳一通的。所以,物质的发光,不可能只有一种波长,也不可能对朝着一种方向,而是有一个分布的。自然界的光,都是一般的光,而不是激光,道理就在于此。
换言之,自然界的光,都是“普通老百姓”,不是训练有素的“阅兵方阵”。
要想产生“阅兵方阵”式的激光,得设计一个特别的装置——激光发生器。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