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大局往往指的是上边某个领导的面子。领导就是大局,大局的范围跟领导的职务成正比。上边若是讲理,也就不叫上边了;只要有上下之分,就总有讲不清的道理,但是上边又决不能落个不讲理的名,这才来了个顾全大局的大帽。有时顾全大局本身就是委屈下边的意思,含有虽然你很正确,但我是你的领导,你就必须听我的意思
关于官与民的比例
中国的“民官比”到底有多大?“26个百姓一个官”是最流行的说法。实际上,在这个数字得出的过程中,“官”和“干部”以及“吃财政饭的”、“吃皇粮的”混为一谈,“官”的外延实际上是在被不断地扩大再扩大,最终算出了一个“4572万”的耸人听闻的庞大数字。
要还事物的本来面貌,其中的关键是要弄清中国“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国家干部”究竟有多少?包括哪几类人?“国家干部”中有多少人是“官”,多少人并不是“官”?
按照中国官方惯用的“说法”,“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实际上指的是所谓“国家干部”,而“国家干部”基本上可以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部分。属于“行政编制”的国家干部是公务员;属于“事业编制”的国家干部大多在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但也有一部分实际上在政府机关上班。
_geng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中的数字,在党政机关中具有“国有”身份的人数约为1000——1100万,其中公务员有500——600万,实际上另外还有500——600万人,这些人则属于“事业编制”;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官”。因为,中国的“官”,不仅仅是“公务员”,目前大量的以“事业单位”的名义存在并且正在“实施行政许可”的“准行政机构”(事实上也是“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当被看作是“官”。
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明问题:与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前比,公务员从800万减少到500——600万人,事业单位职工则从2500万上升为3000万人,“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国家干部”总数从3300万上升到3600万。事业单位职工人数上升的原因,一是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有一大批原来的党政机关公务员被“充实”到事业单位,其身份也从“行政编制”转为“事业编制”;二是为了适应政府职能的改变,政府机关中增加的“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的机构和人员。
问题的要害并不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总量太多,而是“官多兵少”,当领导的人太多,做具体事情的人太少。尤其在人员j简之后,差不多80——90%的人都有了“官位”。公务员或国家干部的多少对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一个很不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要的是要把政府的社会定位,包括角色和任务分清了,再来考虑用多少人的问题。党政机关也好,事业单位也好;行政编制也好,事业编制也好,该j简的j简,该增加的增加。
“家庭出身”不在于提法,而在于客观存在。过去用它界定阶级成分,体现了人之初政治上的不平等;如今用它界定经济成分,体现了人之初经济上的不平等。
家庭出身本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的单位要求填写家庭出身,看的是你的家底厚不厚,家庭成员的权力大不大。当年引以为豪的贫农、现在都不会有人给你好脸色看。
强T家庭出身就是告诉你,人一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这是一种公开刺探隐私的行为。
不管什么年代,这种定格人的方式都会存在,有家庭出身就会有贫贱之分。
当学习好不如家庭好,有能力不如有势力成为人人信奉的准则时,谁不想拥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复杂的关系网络。古今一样。
家庭出身是上帝送给人生的第一份礼物,或者是一_geng项链,或者是一条绳索。
许多贪官的家庭出身都是老贫农,许多院士的家庭出身都是大地主。
七、 官与权力
什么是权力?
什么是权力?按照字典里的解释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和职责范围的支配力量。而近年来在我国老百姓的眼中,关于权力的理解变成了谁穿了制_fu,谁就是理所当然的权力拥有者和权力执行者.
权力是什么?真正的权力是制定游戏规则,让众人按你的意思玩,是一种对别人产生j神影响的威慑能力。你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就能让周围发生变化。这才叫权力,这才是圈nei人的游戏。
权力是什么?权力就是沙发,只给上面的屁gu提供舒适的_gan觉,却能给下面的弹簧一次受教育的机会,教会它们不抵抗和沉默;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