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就是那种随时都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的人。
有些领导在气头上或是在兴头上,可以信口开河,慷慨陈词,同下级倾述心中的不悦,甚至发泄心中的愤怒,你就以为同你讲肺腑之言,可以敞开心扉,掏出心来交谈,那就的错特错了。一旦走漏风声,领导可以推得一干而净,最终倒霉的是自己。再说有的领导搞窝里斗,你捆我,我绑你,怎么争夺都可以,当下级的只能静静地看,千万不要乱搀和。你要挂边靠前,就要给你划线排队,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什么是“媚官”?就是对官员献媚、巴结、讨好。“媚官”者有两种人:一是无官想做官;二是小官想升迁。这种yu望太强烈的人,会产生心理扭曲。
现在很多时候被“媚官”搞乱了tao。“媚官”总要唯上司(主要是顶头上司)的马首是瞻,这里没有独立人格;“媚官”也有难度,要力求做得隐蔽而自然,表面上是同志关系,实际是心腹关系。这需要jin_ru上司喜怒哀乐的心理世界。
什么是“官媚”?就是官员献媚老百姓。这又是一种心理扭曲。“官媚”的真功夫在于“政绩”的作秀,他们利用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和出产收支的含混x,以各种行政手段让公众只看到公共支出带来的好处,只_gan到政绩带来的利益,而看不到为此增加的社会成本。“媚官”和“官媚”的j神nei涵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围绕着 “仕途”二字。它的原因有二:一是受传统“官念”的影响,将权力价值作为人生价值的核心,将追求仕途作为一切行动的准则;二是现行体制的弊端,即官员的仕途命运掌握在上司手里,某些岗位没有任期的限制,一个人一经步入仕途,只要不犯法,就可以在升迁中一直做官做到退休。两个因素He在一起,就使许多人患上了 “媚官”症或者“官媚”症,也可以称为“仕途焦虑症”。
对领导来说,好象提倡“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在下级眼睛里,领导利益才无小事。我们才可以看到,如果他是个官,他家里如果有个红白喜事,那就踏破门槛,喜事有吹牛打的,丧事有带孝的。如果他不是官了,立刻人走茶凉。中国社会对“世态炎凉”的_gan受特别shen,这不是以平民百姓作参照的,是以官作参照的,失官则失媚。
官场拜干爹之风盛行,不管辈分和年龄,权大就是干爹,权小就是干儿。在权力场上,没有什么辈分,官大辈就大。媚官并非仅仅官场nei部的那一部分人,还有骨子里的媚,血ye里的媚,它的存在有损于我们民族的素质。
下级对上级要做到“三从四得”:领导出门要跟从,领导进屋要随从,领导指挥要_fu从;领导的酒要喝得,领导的气要受得,领导的话要记得,领导的秘密要守得。
下级对上级要尊重,可能你心中并不认为这个领导值得你尊重,但场面上,下级对上级的礼仪、面子还是要维护的,不能不懂规矩,这也是官场的游戏规则。尤其是越是轻视的人,场面上还是要表示尊重。
跟领导搞不好关系的人当不了领导;跟群众搞不好关系的人当了不好领导。
领导不批评的下级,肯定是最倒霉的下级;领导为什么敢象骂自己孩子一样骂下级,那是因为是自己人。所以,有时候领导对下级尊重,不一定是好事。
官场上就是这样,如果领导拿你当马前卒,当孙子一样,那是瞧得起你;如果领导拿你当爷,那你必定是真正的孙子。
从历史上各个朝代看,驯_fu听话的蠢材都是被优先录用。蠢材多高官,高官必腐败也是一条官场定律。
要懂得维护领导尊严。维护领导尊严最直接最见效的办法就是装聋卖傻,以自己的弱智显示领导的高明。
聪明的领导就喜欢用那种有毛病的干部,他屁gu不干净,小辫子捉在你手上,什么时候不听话都能提留他。谁喜欢干干净净的人,又不是找nv人。何况他有毛病你还用他,他又何不_gan恩D德,_gan激泣泠,更加卖命呢?
领导是权威,领导的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话,是金科玉律,是指示,是真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jin_ru法制社会,提倡依法治国,依什么法?当然是依领导的说法。
汉、唐以来就有“使功不如使过”、“使智使勇、使愚使贪”的说道,这里还想用长弃短;清朝则智、勇、贪、愚、过都使,甚至使短。“不患贪而患不忠”,就变成了“不患短而患不忠”了。在忠顺的原则下,人才道消,奴才道长。
皇帝到底要求官员怎么样,其择官的标准是什么?简单的一个“忠”字就可以概括。只要死心塌地为朝廷卖命,其他的是可以容忍、原谅的。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更加注重汉官的忠诚,因此清朝有一个奇怪的用人标准:可以使贪、使愚、使智、使勇,就是不能容忍不忠诚的行为。
使愚是历代王朝惯常的用人之道,愚蠢者听话,容易控制。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