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书中的这些案例,可以得出结论:香港的反腐模式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有一个直接向最高行政首长负责的香港廉政公署,不仅是因为廉政公署形成了T查、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稳定机制和一支高手如云、行之有效的反腐队伍,更重要的是,它的反腐机构是建立在一个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法治j神shen入人心、民众积极参与的社会环境里,并且还有一个“零宽容”的反腐利剑。
关于高薪养廉问题
高薪养廉是香港和很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也有很多人呼吁实行“高薪养廉”;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行了。但是很多人认为,我国实行高薪养廉的条件还不成熟。因为我国还没有一tao适应的权力监督机制。
“高薪养廉”本来就是官场上一种非常恶劣的心态,把自己当成了老百姓头上的人上人。
实行高薪养廉,用意在于制止官员的腐败行为,可惜养廉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清朝官员的腐败,无论是数量还是在手法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为什么养廉银不能养廉呢?人的本x是贪婪的,再多的养廉银也不能满足其无限膨*的私yu。任何高薪相对于人的贪婪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能让官员把贪婪之心变为实际腐败行动的,还是制度。
帝制是独裁专制制度。这种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官员的权力极大,可以决定一切,所谓“灭门的府尹,破家的知县”正是指这种权力。政治权力的垄断和经济上的垄断一样成为腐败 的土壤。百姓要办什么事都要求官员开恩,得到他们的许可。他们有权力在手,当然就不愁无人对他们行贿。
二是官员缺乏有效的监督。专制社会也有一tao监察制度,有监督官员。但在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监督的作用的十分有限的。贪污受贿被查出和杀头的偶然的、个别的。只能怪被查出的官员运气不好、得罪了什么人,或者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贪污受惩罚的概率低,这种小概率事件对官员就没有威慑力了。专制社会绝对而无监督的权力是官员腐败的_geng源,这个_geng源不除,什么养廉银都没用。
在专制社会中更可怕的是贪污受贿已经形成一个食物链。在这个食物链中,即使一个官员*守再好,也不得不贪污。在这个贪污的食物链中,你不按这些潜规则办,就在官场混不下去,即使要为民做好事,也必须求助于行贿的手段,在这个官场的逆淘汰中,贪官升清官出,哪里会有清官?
要官员廉洁,必须让他们有能过得上与身份相称的生活的高薪。但高薪只是养廉的必要条件之一。并非充分条件。只有高薪而没有相应的制度,廉政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国的清朝曾经推行过“高薪养廉”制度,那时叫做“养廉银”,但未能阻止官吏的贪污腐化,,因为官吏的权力没有得到制约束。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下,仅靠高薪不可能杜绝腐败。
高薪为什么就未必养廉?因为高薪之外的诱惑,要远远大于养廉银的数额。问题还在于,即便是那些*守比较好的官员,在高薪养廉的条件下,也只能做到自己不搞典型的腐败,无法抵制非典型腐败。他们也收规礼,也送规礼。为什么?因为那“礼”是“规”,是规矩、是规约,是游戏规则。你想要在官场上混,就不能破坏规则。何况,陋规虽然“陋”,但它的名目并不丑陋,反倒很有人情味。结果,你不能不送,也不能不收。不送,是不通人情;不收,是不近人情。一个不懂人情的人,在中国是连人都做不了的,何况做官。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