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腐败与非腐败之间界限的模糊,历来被抨击或被谴责的腐败似乎在社会中开始具有某种“正当x”。行业腐败与一般权力腐败的差异之一是受益者的众多,以及腐败手段似乎不像贪污受贿那样恶劣。这样就很容易使得行业腐败被社会所接受,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奈地接受。在这里,不要小看一些行业为行业腐败行为所作的辩护。当一些公司或管理当局用国际惯例为公交、地铁等行业职工及其家属免费乘车问题辩护的时候,当一些企业或管理当局辩称其职工免费或以优惠价格使用本行业产品是为了培养职工的企业认同_gan或荣誉_gan的时候,我们看到,原来不能上桌面的东西已经开始在桌面上羞羞答答地露脸。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腐败原则正当化的过程。去年曾发生一件趣事,广州地铁公司总经理解释为什么职工甚至其亲属可以免费乘车问题时,说这是“反恐”的需要,因为“地铁员工的力量毕竟有限,而地铁公司又希望每趟列车在碰到任何情况时都有人能够及时地指导救援,那么这些地铁职工家属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地铁义务安全员的重要职责”。此事曾引起舆论广泛抨击。其实,仅仅看到这些理由荒谬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理由实际上起着强化腐败的正当x的作用。
腐败与非腐败边界的模糊,以及腐败的“正当x”的形成,既加快了腐败的扩散速度,也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种腐败文化的形成。在这种腐败文化中,人们不得不接受和认同腐败,不得不习惯用腐败的观点看问题,用腐败的观点指导生活,最后导致社会生存基础彻底被瓦解。
腐败为何集中在垄断行业?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王建明认为,目前中国的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业特点越来越明显,大量的贪污贿赂犯罪集中发生在公共权力比较集中、资金比较密集、资源短缺、垄断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等行业和部门。
应该说,油水越多的部门,对蠹虫越有xi引力,也往往是越能产生腐败的温床,垄断行业腐败多发即是这个道理。笔者认为,腐败多出现在垄断行业_geng在权力市场化。
权力市场化主要表现在两点。一种是直接利用权力进行寻租。以基础建设为例,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商业贿赂案件中,属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占了1/4。据悉,一些施工单位的行贿成本,竟然占了整个工程造价的10%。从审批、规划到招标、投标,从施工到采购,甚至质量监理和验收评估,哪一个环节都需要打点,否则贻害无穷。这些打点的钱跑到哪里去了?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某些官员的囊中。_F_地产商能敢不行贿吗?一级市场土地全部被垄断,_F_地产商的钱不送到位,连地皮都搞不到,遑论建_F_了。
另一种则是通过权力干预来施加影响。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载文称,当前,部门本位主义不断增强,主管部门与下属企事业逐渐演变为利益共同体,主管部门给予下属企事业以行政垄断或特许经营,而下属企事业则向主管部门输送经济利益。这种双赢的牟利方式,牺牲的是绝大多数国人的利益,获利的垄断业人员和垄断业的上峰。通常来说,垄断行业一方面凭依强大的行政垄断,排斥竞争,拒绝一切民营资本的介入,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利用行政权力抗衡一切反垄断的措施,比如“抵制《反垄断法》等于己不利的法律政策出台,或以本行业的特殊情况(如自然垄断、国家安全、为政府赚钱等)为由要求从相关法律政策中得到豁免,维持垄断。”
综观以上两条,腐败垄断化的背后正在于权力市场化。公众赋予的公权力,不是良x运作,不是为公众谋取福祉,而是成了寻租、求租的工具,成了维持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有学者认为,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两大原因:一是腐败,二是垄断。其实,腐败和垄断从来就是孪生兄弟,绝对的垄断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往往_geng植于绝对的垄断。不打破垄断,腐败断难绝迹,而要想消弭腐败,必须从消除权力市场化开始。
关于行政改革问题
现代社会,由国家公务员组成的政府机关构成了科层制度的主干。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在中国,国家公务员还被称为机关干部,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化身。
中国官员的数量肯定是世界之最。机构的急剧膨*,势必带来机关人员的日益增多。政府机构的不断膨*,是引起财政*字、推动通货膨*的原因之一。
中国按照苏联行政管理体系即计划经济模式:按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原则,各级部门自上而下对口设立经济管理部门,采取行政命令管理方式,通过指令x计划、严格控制工商领域的产、供、销、人、财、物等环节,由政府直接管理国营企业。
苏联模式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其特征表现为管得越死,分工越细,机构越多。凡是重要企业,都由中央各部门直接管理,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都有自己的直属企业。随着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不断扩大,需要管理的摊子也不断扩大。政府机构便急剧膨*起来,为了方便管理,企业干部由政府任命,也列入国家干部编制序列。
长期以来,干部队伍的主要来源,一是战争年代过来的干部;二是直接从工农大众中选拔出来的积极分子;三是军队转业干部;四是大学毕业生。
国家机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就业单位。人们潮水一般涌入干部队伍,一旦jin_ru了,这里就是永恒的归宿。为了能够容纳源源不断的人流,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机构。所以到后来,机构的扩大就不完全是管理的需要了,而成为接纳人员的需要。
干部阶层是由国家用财政养起来的,吃的是“皇粮”,加上中国能上不能下的人事制度,不管经济多么困难,财政如何吃紧,他们的工资都照拿不误。因此,当上了干部,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