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奇怪却并不等于说可以漠然漫应。自然震灾本是天道使然,人们都在积极预防,更何况官场人祸呢?那么,如何防治官场地震?同样可从自然地震的预防得到启示。周总理提出的群专结He确是预防地震的好法子。群即群众,专即专业地震工作者。官场大地震之预防,也有赖于群专结He的严密监督网之建立和预报。事实上,官场大震前也并非无预兆,许多贪官事发之前,已不知有多少群众举报,甚至有流行民谚讥刺之。皖北定远县委书记陈兆丰的“千万县令”的雅号早就传遍定远的大街小巷。原郴州市委宣传部长樊甲生在安仁县当县委书记时,就有民谚:“甲生甲生,民不聊生”。安徽的群众称大贪官王怀忠为“王坏种”,“王三亿”,并有顺口溜:“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抓住王怀忠”。连王怀忠自己也知道这些绰号,他自我解嘲说“叫我王坏种那还是人民nei部矛盾。”震前已有这么明显的预兆了,可仍然大震频仍,一可以说专业监测网还不够严密,二可说上峰对群众举报重视程度不够,以致一些贪官仍然边腐边升,带“病”上岗,终于酿成大灾,可不惕乎!
按理说,自然地震要比人类社会地震更难预防些。特别是我们如今已有许多先进主义和思想的武装,预防政坛地震本应该相对容易些。但现实生活中,似乎却是官场地震比自然地震更为防不胜防,频发不止,总是震得乱七八糟后有关方面才出来收拾残局。我想问:为何如此?
第二十四章关于势利问题
“势利”新说
“势利”的名声不太好,清高与纯洁之人往往嗤之以鼻,所谓势利小人被人瞧不起。但长年累月在生活里浸泡,尤其是在gu海中漂浮数载,突然发现该为“势利”两字正名。的确,势利小人不可做,但对于“势利”中“势”与“利”的关系,却值得品味。在投资中,势与利往往紧密连结,求利者必须先求势,先懂势。
懂得势利并利用势利成就事业者大有人在。蒋介石借的就是孙中山的势;而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曾说过,“势利,势利,利与势不可分,有势即有利。因之求利者先求势”。这里的“势利”应该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奴颜卑膝与点头哈yao。无论你是否承认,借助别人的资源与帮助,实现自己梦想,可谓是“借势得利”。有时候很多看似难办的事出奇地顺利成功了,与“乘势”而入大有关系。
“势利”更是揭示了yu求利必先求势的道理。何谓之“势”?势,就是如同把一块巨大的圆石头放在高高的山顶上,轻轻一推石头,石头的滚落势头就是“势”。逆“势”而上,逆“势”而为,其结果自然是头破血流。
认清了“势利”的关系,就要顺应,就要尊重它巨大的惯x。在海滩上的冲*高手都知道如何利用势来让自己飞得更高,而杭州的钱塘潮更能展现“势”的形象。我们都知道,大潮退去,很痛苦。但也是机会,因为沙子随潮水退去,封尘的宝贝也将露出。但是你要有站立在沙滩的资格,不要随着退潮的潮水和泥沙一起被卷去。
“势利”在世界上是不少人的人之常情,更是不少聪明人物的登高发达之长梯。但有一点还是要说,即便是势利,也得要有骨气,要有人品,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要想使得自己的力量和财富变大,就要懂得分析趋势,把握趋势,求利先追求势,权当对“势利”的新说。
势利是一种在对待他人时的选择和态度。是整个群体或个体的对于历史和环境考察后的价值选择,它并不一定是出于本人当前利益需要,而大多人是出于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但其中大多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利益需要的期待。同时,此种利益需要可能是物质的,但大多是虚无的社会病态的虚荣心。
(一)势利心态的历史渊源,势利是与私有制相连的,暂不讨论。
(二)势利心态的现实社会条件。
1, 客观条件。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由于物质资料的有限x,往往单个个体的物质财富和个人j神利益的个体有限x,使他不可能满足对于这两种利益的付出对象的个体数目,这个数目往往是巨大的。因此,付出的过程必然处在选择,这种选择必须能满足自我j神和物质以及现在或将来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取舍过程必然产生势利现象。
2, 主观条件。势利基于个体的盲目x,盲目x是虚荣心的_geng源,虚荣心是势利的直接驱动力。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造成势利的利益期望并不可能实现,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这种对于利益的急于求成,想依靠他人走捷径的想法必然是盲目的
同时,势利的社会效应也往往是反面的,因此,对于势利的个体往往也会造成负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势利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的客观社会存在,不会因为对他的否定评价而消失
但是,它会随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但是,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可能的。
势利的“眼”是以“势”和“利”为转移的。这种眼极灵活,随着“势”而转,随着“利”而动,眼不在高,有势则明,眼不在大,有利则亮。趋势向利,虽说是人生中的一种人格缺陷,但又是一种最容易传染的“流行x_gan冒”。不势利的人格可贵,但保持特立独行人格的人太少;而有势利场一天,势利眼就不会绝迹。
有人鄙视势利眼,是在下台无势之后;在台上有势之时,他不仅不鄙视势利眼,甚至没有_gan觉到势利眼的存在。人生中不势利难,能冷对势利更难。
你在台上有职有权有势,许多人对你很势利,你需要拍他就拍,你需要捧他就捧,你需要挠他就挠,把你当神对待,但这时你不说他势利,觉得他很正常,很好。你下了台无职无权无势了,他也不向你巴结讨好了,把你当普通人对待了,一切都完完全全是正常的了,你却认为他是“人走茶凉”,是“势利眼”。这种对“势利”时_gan觉不到势利,把不势利说成势利,也是一种“势利眼”,而且助长了势利眼。
究竟是“势利”培养了“眼”,还是“眼”培养了“势利”?不享受“势利”之乐的人,一般没有_gan受“势利”的痛苦。
“势利眼”是一种短视症。这种“眼”只看眼前的势利,全不管以后的发展。就是为自己的“利益”计,忘记了时来运转时过境迁的道理,忘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规律,忘记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古训,忘记了人们都鄙夷势利眼,讨厌势利眼,也忘记了“势利眼”最容易遭受上述失去了势利的“势利眼”的报复。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