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追_geng溯源还要从王国身上说起,本来杨肇基作为甘州总兵,甘州这个地方嘛,如果大家从地图上看就能知道什么叫做边陲了,非常的偏远,在战争烈度上远远不能和辽东还有宣大相比,就是和邻近的陕西宁夏也是比不了的,所以按照大明户部发放军饷的tao路,第一肯定是袁督师的兵马,然后轮到宣大,再轮到陕西,最后才能是九边的末尾甘州,所以杨肇基能得到的军饷是在是少的可怜,麾下几个参将游击再分一分几乎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能分到王国头上的能有多少,其实这个数字是非常少的,那王国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自己当个光杆司令吧,所以只能靠吃空饷来弥补了,虽说是吃了一千六百人的空饷,可是王国的财力跟大明九边其余地方的将领_geng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况且他还要养五百家丁,那么怎么办呢。他只能从正兵营的兵马头上打主意了,结果正兵营的三千多士兵那是一个月有一个月没有,饱一餐饥一餐,怨声载道,而家丁队伍拿着本应该属于正兵营的银子,当然惹出了正兵营士兵的滔天怒火,只是正兵营更是像叫花子一般,大部分士兵除了一些小旗,总旗,把总之类的军官之外,剩下的人身上只是有一件破旧的鸳鸯战袄,很多人的兵器都是锈蚀不堪,每个人也就一把yao刀或者是一杆长矛,红缨枪之类的,火器和弓箭更是少的可怜,除了家丁人人配备开元弓之外,剩下的步兵当中只有三百火铳手,至于三百杆火铳临战时候能有多少杆打响,那恐怕就要听天由命了。

正兵营的士兵们长期受到家丁马队的压迫,明知道他们抢了自己的银子,可是只能是敢怒不敢言,王国治军非常霸道,稍有不顺就是军法从事,平时好处都紧着自己的家丁马队了,所以家丁马队倒是对王国非常忠诚,他们负责看管这些正兵营军士,上个月有个军士想当逃兵,被家丁马队给追回来,王国将他绑在大营大门的门柱上,足足抽了一百鞭,幸亏那人命硬,竟然硬是捡回一条命来,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士兵们早就积聚着怒火。

此刻王国骑在一匹健马上,前方就是金县县城了,对于杨肇基派他前去勤王,其实他是满腹牢*的,想想也是,首先千里迢迢路远不说,勤王能有什么油水,从这里赶到京师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恐怕到了那里,仗都已经打完了,就算是到了地方仗没打完那又如何,难道指望手下的这些叫花子兵和建虏北虏对抗,这_geng本就是天方夜谭,建虏的可怕他们也是有所耳闻但是没有亲body会过,但是北虏他们虽然比不上宣大那边,但也算是熟人,都说建虏比北虏还要厉害许多倍,那这仗还怎么打,自己手底下本来就四千人马,要是打光了,自己可就成光杆司令了,那还有什么话语权,不就是哪凉快哪待着去了吗。而且如果打胜了进行封赏,那也是跟甘肃的兵马关系不大,大明的军队也是按照资历排辈的,就算是有赏银下来,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不用想最后肯定又是没自己的份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一阵烦躁,不过自己可以慢慢走,磨蹭磨蹭,能躲过一劫是一劫,前面金县的县令是自己的老熟人,正好一身的邪火,到县里找个头牌俏姐儿泄泄火去。王国下腹一阵火热,有点迫不及待想去到县里了,可是回头看看自己手下那些兵,一个个歪歪斜斜的,气不打一处来,等这帮大头兵到了县城还要到什么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李鸿基!李鸿基!他娘的死哪去了?”王国一阵咆哮,叫的却是李鸿基的名字,这个李鸿基是谁呢,竟然就是那日在宁夏杀死艾举人的黄来儿,黄来儿是小名。原来他的侄子李过说的都是实话,他在甘州这边确实有几个同乡,所以那日黄来儿不小心误杀了艾举人之后为了避免被官府抓捕,李过倒是真带着自己的小叔叔李鸿基前来投奔甘州这边的亲戚了,正好那个亲戚在甘州这边当把总,所以就跟上官推荐了李鸿基和李过叔侄二人,李鸿基和李过本来手上功夫就不错,在甘肃这种地方的士兵里面更是矮子里面选将军,刚一进营就碰到军中比武,二人上台试了试结果竟然取得了第三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杨肇基很满意,特地将他二人分到了心腹王国的军中授予总旗的官职,后来两人在王国军中表现不错,又积功升到了步兵把总和副官的位置。王国很是看好李鸿基的能力,觉得他是个人才,所以对他也比较关注。

这不,看到步兵懒懒散散的样子他立刻喊起了李鸿基的名字,李鸿基跑步过来道:“将军,请示下!”王国看看李鸿基道:“你看看你怎么带的兵,歪歪扭扭的还有个兵的样子吗,前方就是金县了,要他们加快速度,跑起来,进了城再休息,要是不听招呼,本将的鞭子可是不认人的。”王国做出恶狠狠的表情。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2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大明一六一九第2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