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殿上这么多大臣给袁崇焕求情还不够,后面跟着孙承宗上殿的一干军将也是纷纷下拜,何可纲等人也是出声,他们虽然没看到无常簿,但是通过孙承宗等人的对话也是猜了个大概,恐怕是督师的五年平辽方略出了大问题,可对于他们这些军将来说,五年平辽本就万分困难,圣上不在辽东哪能知道辽东的疾苦,别说五年,十五年能平辽就要烧高香了。为了这个治督师的罪实在是不值当。所以他们也是纷纷为袁崇焕求情,眼看满朝文武一大半都站出来求情,要是只有无常簿这一桩事情恐怕也就揭过去了,可是还有个要命的证词在那里。

崇祯摇摇头说道:“诸位爱卿都起来吧,这件事朕可以先放在一边,可是还有一件请袁督师解释一下吧。”

袁崇焕本已经请罪,他_geng本没想过还有另外的事情。在他想来,这是他唯一一个污点,他自己在心里也承认,确实是欺君之罪。听了崇祯的话,袁崇焕默默拿起宣纸,慢慢展开看看里面还写了什么不利于他的文章。可是只看了一眼,袁崇焕就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当场。这证词中的每一句都像扎在袁崇焕心口一般,自己呕心沥血想将辽东经营好,想将宁锦到山海关一线打造的固若金汤,从而将建虏牢牢锁死在关外。此次建虏入寇_geng本原因还是明金两军实力的差距,明军缺少一支人数跟建虏相当,且技战术能力和建虏一样的骑兵。关宁铁骑虽然j锐,然核心兵马不过三万人,就这三万人如果跟同等数量的建虏在没有任何支援下的情况下正面野战也绝对不是建虏的对手,所以他需要时间锻炼出更多更强大的兵马。但是这一切在证词中完全被颠倒黑白。自己竟然私通皇太极,自己怎么可能?如果自己是皇太极安ca在大明的钉子,那恐怕京师早就不保了,自己何必千里回援,又何必在城下和建虏北虏正面野战,白白折损数万九边将士,这难道不是疯了吗?

看着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着“金兵交谈,言崇焕与台吉有约,纵台吉之兵马至京师,辽东时曾有书信往来。。。。。。”袁崇焕两眼一阵阵发黑,Xiong中气血翻腾,猛然他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出,大叫一声,“臣冤枉!”上身直挺挺向后倒去,当场昏死在金銮殿上。身后王承胤何可纲等人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袁崇焕,“督师,督师!”袁崇焕却已经不省人事。

崇祯恨恨道:“哼,说中心事,气急败坏,怒急攻心,有何冤枉。来人,先将袁崇焕拖下去收押,待三司会审再做计较。”崇祯一摆龙袖,神情愤怒,转身走到龙椅边坐下。

早有几个大汉将军吼道:“遵旨!”两个膀大yao圆的大汉将军先一步上前架起袁崇焕,又有两个跟在后面,四人一起先将袁崇焕带到大理寺的天牢收监。一切都发生在兔起鹘落之间,不仅仅是何可纲他们没反应过来,就是刚才跪成一片求情的韩爌,孙承宗等人也是愣住,下一刻他们发疯似的抢出两步要看看那纸上到底写的什么,何可纲和王承胤等人已经看到,他们作为袁崇焕忠实的老部下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连番大喊:“冤枉,此乃皇太极的反间计也,朝鲜使臣其心可诛!”可是崇祯不予理睬。

孙承宗,韩爌,钱龙锡三人看到证词,皆是须发倒竖,此等证词荒谬至极,别人不了解,孙承宗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吗,袁崇焕此人是一个大将之才,有能力,但是有点爱说大话,原则x的问题他绝对不会犯错,这种耸人听闻的事情有如天桥下面说书人的故事一般荒谬,怎能凭借一面之词就将袁崇焕收监。外结建虏,要是袁崇焕外结建虏,那宁远大捷算什么,宁锦大捷算什么,东南大捷又算什么?这样的干将小节有损,大义绝不会有亏。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2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大明一六一九第2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