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两黄旗和两白旗在皇太极的命令下一起向葛布什贤超哈大营靠拢,鳌拜率领的巴牙喇也在皇太极的命令下集结在他的周围。鳌拜对皇太极自然更是忠心耿耿,现在的鳌拜可不是日后的权臣鳌拜,而是一个职业武将,满洲巴图鲁,他的想法很简单,大汗给了自己这么大的荣耀,自己万死也不能报答大汗万一,所以鳌拜收到皇太极的命令,立刻收拢人马完成集结。这样一来,算上近千巴牙喇和数百葛布什贤超哈的j锐武士,皇太极手下的兵马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同时皇太极已经派出侍卫队长海兰察飞马奔向了正红旗岳托的大营,T集岳托的兵马前来护驾。整个金兵大营在傍晚时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显的分裂成了两块。大小凌河城中间的平原上一片烟尘滚滚,看来一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锦县城nei,小凌河城尚没有修建完毕,所以不过是一片废墟罢了,而大凌河城经过一开始的围城作战,也已经是破败不堪,城墙也被重炮轰塌了不少,基本不适He驻守,所以当皇太极分派留守兵力的时候,阿敏的镶蓝旗是驻扎在锦县城nei的,而祖大寿的败兵也是逃到了锦县附近,不过阿敏一向是讨厌汉兵,所以坚决不准祖大寿的残兵入城,祖大寿只能带着七千多残兵驻扎在锦县附近的空地上。一杆破败的黄龙旗竖立在大营的上空,跟八旗军的旗帜不同的是,黄龙旗上面用红字写了一个斗大的汉字。而且士兵们除了发型已经变成金钱鼠尾以外,其他的装束跟明军还是差不多,只不过在钵胄盔或是手臂上绑上白布加以区分。
“祖将军,形势危急,这正是需要你为大汗尽力的时候,现在如果能助大汗一臂之力,那就是护驾的大功,这么大的功劳祖将军以后还不是飞黄腾达,前程似锦?”祖大寿的营地nei,鲍承先正在苦口婆心的跟祖大寿分析利害形势。当鲍承先来到祖大寿大营的时候,祖大寿也非常惊讶,鲍承先怎么会来单独找自己,可是没想到鲍承先开门见山,直接将金兵大营nei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自己。也不怪祖大寿,他是真的不知道发生的这一系列变化,金兵的会议祖大寿没有去参加,那都是金国将领参加的,跟他祖大寿没什么关系,而蒙古军的会议,那是讨论辽河tao的归属问题,跟祖大寿更是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祖大寿成了金兵大营中的隐形人,他手下的汉兵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人,没有人关心这些汉兵的诉求。
而满蒙联军此时对阵营中的汉兵其实是一种无视的态度,一来是明军的战斗力太差,即便是祖大寿统领的关宁军,在八旗看来也是不堪一击,所以没有人想到祖大寿,包括皇太极,每天日理万机,又有这么多杂事要处理,还要对付*谋叛乱,确实是没有想起来祖大寿。另外一点是因为从元朝开始的等级划分制度,以满蒙的统治者看来,明人不过是尼堪而已,虽然皇太极给了祖大寿一个汉八旗的名号,但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拉拢祖大寿的手段,就算是祖大寿成为了汉八旗的旗主,他的地位仍然是在满蒙之下,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好听的名头罢了。祖大寿虽然渐渐_gan觉出了不对劲,但是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见,既然自己已经背负起了这个千古骂名,在没有特别好的机会出现之前,自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而手下的弟兄们要吃饭,最起码在金营里,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还能吃得上一顿饱饭。如果neng离了金兵,祖大寿也不知道何去何从。所以当皇太极面前的第一红人鲍承先来找他的时候,祖大寿很是惊讶。可是当鲍承先让祖大寿立刻起兵前去帮助皇太极的时候,祖大寿也犹豫了起来。
说实话,祖大寿对皇太极并没有那么忠心,就算是投降也是为了保全自己x命不得已做的选择,当日在皇太极面前表忠心,自然跟皇太极对他的_gan情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下的表面功夫。nei心里怎么样很难说。祖大寿不想去的原因很简单,他的兵马也是新败,弟兄们军心不稳,士气不高,而且战马几乎损失殆尽,自己麾下这七千余兵马竟然只剩下了五百骑兵,剩下的七千人都是步兵,这些步兵守守城可以,如果是跟八旗军野战,祖大寿清楚自己的实力,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可是这点兵马对祖大寿来说万分重要,这祖家军就是他安身立命的资本,没了汉八旗他对皇太极将一点作用也没有,那人家留着自己还有什么用呢?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