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议对于T兵的事项议定的很快。山东刚刚经历过浩劫,暂时就不T动兵力前去辽东了,这次出兵的主力以北直隶和宣大,蓟镇三个地方为主,这几个地方离辽东比较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凑齐辽东需要的兵马。按照众人的商议,蓟镇虽然距离最近,但是出兵最少,因为蓟镇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况且有上次的经验教训,蓟镇不宜空虚。以蓟镇副总兵王杰领兵一万入卫辽东,山海关徐敷奏领兵五千配He,共计出兵一万五千人,辽东本地剩余的兵马还有一万出头,再募集新兵,朝廷拨付粮饷,凑足两万之数。
因为蒙古诸部被打残,京畿一带暂时没有什么风险,只要蓟镇能挡住,京师就不会面临己巳之变的情况,所以京营的兵马不动,T集河南的兵马北上入卫北直隶,而北直隶河间府,真定府等全部出兵,由在己巳之变中立下大功的杨国栋带领保定和密云各一部兵马汇集北直隶南部的卫所兵马,He计两万五千驰援辽东,并且朝廷急T宣大军,统一由侯拱极率领,一共两万人入卫辽东。这样各方兵马加起来约有八万人,加上目前还在辽东的青弋军和天雄军,一共十万大军共同协防辽东。辽东应当是安然无恙。
等到各地的兵马汇聚到辽东之后,按照天雄军在先,青弋军在后的顺序,进行撤离,并且加大力度在宁远周边招募新兵,而卢象升回到蓟镇和北直隶之后也要在当地募集新兵将天雄军重新恢复到一万人的编制,不过崇祯以为天雄军的军力还可以再加强一些,至于这件事的原因,没有人知道崇祯的想法,或者说崇祯的真正用意只有他自己知道。随后崇祯要求这些军队不论是前往辽东还是从辽东撤回都不必进京述职,以时间为重。
十一月的第一天,孙承宗从京师离开,前往高阳老家。孙承宗的时代落下了帷幕。
T兵的诏令从京师传递到四面八方,不过这是一次毫无准备的T兵令,接到命令的河南,北直隶,宣大,蓟镇等地都需要时间来安排兵力,而这些地方的T兵能力自然跟刘毅的手下部队没法比,他们没有那么强的动员能力,而且骤然接到T令,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布防,以便将多余的兵马抽T出来组成入卫辽东的队伍,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队伍很多都是由步兵组成的,比如保定和密云军,杨国栋的人马在上次的己巳之变中几乎被打的全军覆没,现在自己手下的兵力也是由上次活下来的老兵加上新募的兵马组成,老刘战死之后,密云和保定两卫的兵马便暂时由杨国栋全部统管。这次T兵jin_ru辽东卫,他虽然要出兵两万五千,但是这两万五千人当中只有三千骑兵,其余的全是步卒,最重要的是这些步卒还要等到河南的兵马jin_ru北直隶之后才能进行T离,按照兵部的要求,北直隶是不允许出现真空期的,所以这些兵马要成行至少是十一月底的事情了。
再加上他们大部分是步兵,如果按照步兵的行军速度,即便是按照天雄军的标准也基本上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jin_ru辽东,如果等到保定密云军队部署到辽东,可能应该是崇祯五年的事情了。所以入卫辽东必须分几步走。孙承宗离开京师之后,傅宗龙和卢象升便立刻动身,前往辽东,傅宗龙到辽东之后最先要着手的事情就是募兵,按照朝廷的要求先补齐到两万人,户部会想尽办法先拨付一部分辽饷应急,当然募兵是多多益善。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