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尼维勒之所以表现出色,和罗伯特·尼维勒的能力真没多大关系,如果不是英国远征军及时发动索姆河战役,大大牵制住德军兵力,那么凡尔登战役应该会在几个月前就结束。
影响凡尔登战役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布鲁西诺夫在加利西亚的进攻也是原因之一,法金汉为了帮助奥匈帝国防守,把原本准备派往凡尔登的部队T到加利西亚,这直接导致法金汉被解职。
威廉二世没有法国总统扑恩加莱的耐心,凡尔登战役还没有结束,法金汉就被解职直接送到罗马尼亚,德军高层动*不安,这也同样影响到了一线部队的军心士气。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罗伯特·尼维勒大放异彩,罗伯特·尼维勒绝对要_gan谢罗克的帮助,正是因为罗克在比利时开始新的进攻,兴登堡才不得不从凡尔登抽T部队增援比利时,这直接导致德军在凡尔登也陷入兵力不足的困境。
所以德军才会多次主动放弃阵地,将墨兹河东岸的土地全部还给法军。
这都被当成是罗伯特·尼维勒的功劳。
11月初,第九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束了,闹剧在伊松佐河畔再次上演,参战部队的表现就像是个笑话,整个1915年,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在一系列伊松佐河战役中一共有14万人战死。
11月14号,罗伯特·尼维勒接替霞飞成为新的法军总司令,曼京在凡尔登战役结束后,又在凡尔登发起了几次进攻。
这几次进攻都没有攻破德军防线,鲁登道夫担任德军总参谋长之后,德军的土木作业也是进步神速,到1916年年底之前,曼京一共发动了四次进攻,唯一的成果是给法国在1915年的伤亡名单上又增加了4.5万人。
看看人家这效率,再看看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连杀人都不专心,真该被逐出阵营。
真实世界就是这么荒唐,小说里都不敢写的情节,放在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身上毫不违和。
别看意大利王国在世界大战中表现的惨不忍睹,实际上英国法国不仅不敢把意大利王国逐出协约国阵营,反而要花钱帮意大利王国稳定住局势,至少意大利王国牵制了奥匈帝国30万兵力,要不然俄罗斯帝国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现在的局势很有意思,德国在西线单挑英法联军,俄罗斯帝国在东线单挑德奥组He,奥匈帝国要面对俄罗斯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的双线夹击,冬天终于来了,战争告一段落,结束遥遥无期。
罗克在新年将至的时候回到巴黎,参加法国政府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1915年对于法国来说不算成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给法军部队带来了近百万伤亡,德军还盘踞在法国的土地上,比利时方向倒是出现曙光,大雪阻止了英国远征军坦克部队的持续进攻,罗克又有了一个新的光环“比利时的解放者”。
让罗克稍有遗憾的是,在巴黎,罗克并不受欢迎,不仅仅是法军将领不喜欢罗克,英国远征军参谋长亨利·威尔逊也不喜欢罗克,他被罗克仍在巴黎不管不问,虽然现在亨利·威尔逊名义上还是英国远征军的参谋长,但是英国远征军在比利时的胜利和亨利·威尔逊没关系。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