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法国人都对法国失去信心,D高乐试图重塑法国人的j神nei核,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离开学校,D高乐去了尼亚萨兰军工在比勒陀利亚的分公司。
让D高乐惊讶的是,分公司规模很小,工作人员都没几个,跟尼亚萨兰军工的名气并不相符。
“我们这边只是一个办事处,公司的研发总部在洛城,工厂设在鲸湾和爱德华港,那里的人力成本更便宜,州政府给的优惠政策也更多,而且还更有利于出口。”分公司业务经理肯尼·克弗D尔全程陪同,这又是个法裔,而且跟D高乐一样都来自里尔。
“为什么研发总部不放在比勒陀利亚呢,那些收入丰厚的工程师们,难道就不向往比勒陀利亚的生活吗?”D高乐很不解,法国人都希望去巴黎,所以巴黎才成为法国的超级城市。
肯尼·克弗D尔对D高乐的态度也没有多恭敬,嗤之以鼻。
“比勒陀利亚除了温泉谷的疗养院还有什么?这个城市跟洛城相比一无是处。”肯尼·克弗D尔是尼亚萨兰人,洛城才是肯尼·克弗D尔心中的上帝之城。
D高乐无语,这才想起法国和南部非洲的情况截然不同。
法国不包括海外殖民地,本土面积才55万平方公里,还没有没拆分之前的尼亚萨兰大。
法国的海外领地面积是本土的20倍,严重依赖海外领地xi血,才能保证法国人的奢侈生活。
更具体一点是巴黎人的奢侈生活。
南部非洲的发展比法国更均衡,比勒陀利亚只是政治中心,连文化中心都算不上,在南部非洲的城市排名里,比勒陀利亚长期被洛城压制,如果没有联邦政府的扶持,比勒陀利亚的排名连罗德西亚首府索尔兹伯里都不如。
“尼亚萨兰军工近年发展势头良好,我们每个月能够生产100万支步枪,2000辆坦克,1500架飞机,1万辆重型卡车——随着我们在加丹加的工厂投产,产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肯尼·克弗D尔不在意D高乐的态度,尼亚萨兰军工一家的产能,已经超越自由法国整个国家的产能。
尼亚萨兰军工还不是南部非洲唯一的军工企业,尼亚萨兰重工,罗德西亚工业集团也都是具备强大工业能力的加工企业,南部非洲正是凭借这些大企业,才成为盟军的后勤大总管。
D高乐不想说话,_gan觉有点自闭。
十年前欧洲国家谈起南部非洲的经济奇迹,离不开对周边国家廉价工人的压榨。
现在这个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南部非洲军工企业生产出了更多的工业品,工厂的数量更多了,工人的数量却没有增加,反而是在减少,这要归功于自动化技术的提升。
南部非洲的企业一直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一战时期尼亚萨兰军工的工厂平均有大约1500名工人,现在只有900人左右,一辆汽车的组装时间,也从之前的20个小时,逐渐*短到一个半小时,工人的效率有了巨大提高。
流水线引入之前,一辆汽车的组装时间是近800个小时。
D高乐不知道雷诺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是多长,就算也能达到一个半小时,效率也肯定没有尼亚萨兰军工高,因为雷诺的工人经常因为收入待遇等方面的问题罢工,尼亚萨兰军工的工人从来没有类似行为。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