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斑和佛陀两位就中印两国的实力对比都各有看法,在我看来这些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中国在陆地上对比印度的优势是地缘上的,即中国拥有打Jin_qu的可能x就可以了,1962年的战争只是证明了这种可能x。事实上在中国最弱的清末民初,印度的宗主国英国也未能打破中国的这种地缘优势。以现在的国际环境和实力对比来看印度更不会对西Z有什么想法,而中国本身对印度也没什么野心,之所以咬住不放无非是为了阿克赛钦罢了。
兄弟们实在对不起,一会有事还要出去,今天恐怕不能再写了。在这里先只说一句,只是中国不愿承认,克什米尔问题在国际上都被认为是印、巴、中之间的三国演义。在国nei是见不到官方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要想证明倒也不用费心去看国外的资料,只需在网上随便找张国外出版的地图即可。
吃饭吃前先写一点,否则今天肯定写不完了。
前几天将中印边境的东线——亚东——中线都分析过了,今天当然是要写中印最后的交锋处——西线,也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阿克赛钦问题。西段的形势最为复杂,并不仅仅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这么简单,事实上西段的问题和克什米尔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它本来就是克什米尔问题的一部分。
关于克什米尔,我在本开讲中印边境问题时已经提到过它在地缘上的重要x。在正式分析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克什米尔的地理范围。
目前对于克什米尔到底包含哪些地方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无图无真相,我把三种地图做在了一起,大家一看便知。
A图:是目前网上流传最广的一张图,一般提到克什米尔问题都会以它为参考,主要是够大够详细。仔细看这张图对于克什米尔的定义除了我们印巴争议地区、中印争议地区以外,在东北部还包含了中国新J的一部分。也是关于克什米尔问题地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理解。
这种理解是基于对分水岭走向的理解而产生的。
我在〈中印边境山脉走势图〉有标明,分水岭在向北拐到克什米尔时分成了两路,一路仍为喜马拉亚山脉,或称南线;一路北接喀喇昆仑山脉,可称北线。这两条分水岭做为显著的地理特征成为划分国界线的基础。
不过在喀喇昆仑山北部还有一条著名的山脉,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昆仑山。这三条东西向的山脉与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形成了一个“爪”字形。国际上有部分政治家和地理学家认为以昆仑山脉做为中国与克什米尔的分水岭会更清晰,因此造成了这种解读。
这种解读方法现在的主要持有者印度方面,究其_geng源是占据克什米尔东半部的“拉达克”地区原为独立王国,其与西藏地区在1684年及1842年曾缔结过两次条约,但都没有具体划界。在这种情况下,“众所周知的天然特征、并且数世纪以来为双方所承认的传统习惯边界”这个模糊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印度方面便有人据此将这条所谓的习惯线推进至昆仑山脉。
不过现在即使印度官方和国际上仍有人将克什米尔的概念拓展到昆仑山脉,也没人敢对新J那块土地提要求了。
附:克什米尔地理特征图
B图就是我们从小看到的图了,里面不管是已经占了的还是中国认为拥有主权的土地都划入了中国的范围。官方似乎认为并不需要对这些土地争议做出解释,或许政治家们认为这样的划法能够为自己获得法理方面的依据,但事实上这样做并无益于事情的解决,只会吊高民众的胃口,为将来解决问题设置障碍。
在这个问题上印度的政治家做得并不比中国好,甚至可以说显得更加的不务实。以至于在05年中国摆出诚意,愿意牺牲西段的部分利益来换取达旺地区时,仍无法做出务实的决定。
C图是目前国际上所能够达成共识的克什米尔范围,如果你仍然对把阿克赛钦划入克什米尔范围_gan到不舒_fu的话,那不防把概念换成,克什米尔——阿克赛钦问题。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