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张图出来。这张〈中国地缘结构〉图将中国划分为若干区块,并以其中的主要地形特点为标注(还可细分,具体分析时会列出。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先别急)。中国的历史和疆域很大程度也正是在这些区块之间不停的博弈当中而形成的。
附:中国地缘结构图
关于“江”“河”那一段只是一个推断。在文言文中的“河”很多时候是特指黄河,“江”是特指长江。但这与江、河的发音最初起源并不矛盾。换句话说江、河做为水流后缀的不同使用方法仍然是有其地域x的。当然越是早的东西越难证明,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推断罢了。在正式分析时肯定还会有类似的争论出现,大家但说无妨。只是牵扯到具体的名人或名城之争时(比如诸葛亮的茅屋建在哪),希望大家本着技术的观点看待,并发表不同意见。我的分析并不代表什么,更多的只是在按一般逻辑推理罢了。
关于中国在非洲的利益问题,本来想等到中国部分结束后再写。不过中国部分可能要写很久,正好海盗事件又引得大家关注,索x就先写一点。
就这次事件本身来说,最终的结果对中国是好是坏还不便评说。从好的一方面说,中国似乎又找到了shen入印度洋的理由。不过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对于中国来说这次更多的是麻烦。这并不是说中国自身的主观努力不够,而是因为中国海军刚刚才开始jin_ru印度洋,尚没有构筑好强力支撑点。即使借这次事件多Jin_qu几艘军舰,也没有实际意义。
之前在印度部分我们曾经分析过,无论是出于制衡印度的需要,还是保护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利益,中国都需要重点经营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三国。有了这三个支撑点,中国才能突破印度有可能的制约。
但印度并不是印度洋的全部,尽管它自己希望如此。最起码在阿拉伯半岛印度并没有什么影响力,那一区域是美国经营的重点。相应的中国要想在那里找到支撑点也是很困难的。从地理位置上讲,索马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真有办法施加足够的影响,不尽是非洲的东海岸可以辐j,地中海——苏伊士——亚丁湾——印度洋,这一欧亚海上运输线中国也可以获得发言权。
美国人并非没有意识到索马里的地缘价值,如果不是“黑鹰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美国人可能早就在当地扶植起亲美的“民主”政府了。之后的放弃一方面是由于国nei的民众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几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区”暂时还没有能力在亚丁湾——波斯湾一线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但如果中国表现出希望控制索马里的意图时,一定会引起美国的警觉。这是北京方面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上也没有实力在这一区域与美国展开正面争夺。
因此中国要想在非洲东海岸找到战略支撑点,就必须将视线再往下移。那么首先落入中国视线的就是位于索马里南部的肯尼亚。肯尼亚的位置正好在*道上,也正处在非洲的yao眼上。做为中国渗入非洲的桥头堡和控制印度洋的支撑点都是非常He适的。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