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的威协来自传统的对手——山东丘陵地带的“原始东夷”部族。这一地区的挑战早在“夏”族确立共主地位之初就已经开始了。最终的结果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夏”族得以保住了领导权。造成这种结果的很大原因是,受到大禹治水的影响,处在黄淮——江淮平原的“夷”族并没有参与到这次挑战之中。即使他们保持中立,“夏”族也可以从其他的西部族群那里得到支持。此消彼Zhang,来自东方的挑战以失败而告终就可以理解了(这里所论述的过程,都可以在史书的记载中得到印证,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南方也可能存在挑战,但无论是生活在黄淮——江淮平原上的族群是属于东部还是西部系统,都处在黄河的控制范围之nei,也就是说处在大禹治水的余威之下。并没有决心和力量发起真正的挑战。何况夏族所控制的核心区南部已为西部族群所控制,东部族群更多生活在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夏族”在南部有者足够的缓冲区(在打败来自山东半岛的那次挑战中,也正是依靠这些亲缘族群的支持才得以“复国”。具体可搜索“少康复国”)
从地缘的角度来看,西部的黄土高原是中原地区的最大威协。威协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区——渭河平原。事实上这一地区也的确有力量入主中原,之前黄帝族已经做到了。不过对于留在渭河平原上的炎黄后裔来说,现在占据中原的是同族兄弟,渭河平原对于“夏”族来说,更多的是可以依靠的后援基地。当然,渭河平原的地缘优势依然存在,只是要等到“异族”占据中原之后才会体现出来。
关于商族为什么能够取得对“夏”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中国历史的轮回来看,每一个所谓“朝代”都有他的周期,古典时期一般在2、300年左右。而三代的时间则要长一些。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很多“专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释,有从政治角度的,有从文化角度的,有从军事角度的。。。黄仁宇先生则是从经济角度来解读的。从这些角度来解读都有自己的道理,也大都能自圆其说。也许正是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
不过我们今天所要关注的,并非是这些朝代更替的nei因有那些。而是为什么最终取得胜利的会是“他”。就象我们在古典时期所能看到的那样,尽管我们的教育中无限抬高所谓“农民起义”的力量及正义x,但我们最终却发现,王朝的终结者往往是来自北方的入侵一样。
在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是,究竟是谁能够抓住这种历史机遇。亦或是当这种历史机遇出现之时,你有没有足够的地缘基础来支持你将要进行的挑战。
商族能够最终入主中原,首先要得益于他的地理位置。之前曾经分析过,太行山东侧,燕山以南地区是黄泛区的死角。黄河走南线所造成的危害远甚于走北线,这主要是淮河以北地区河网纵横,黄河一旦泛滥,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而在太行山东侧的商族则不用有这样的担忧,即使黄河出现泛滥,更大的可能也是依地势和流向,向东入海,并不会对处于河西岸的商族造成影响。这使得他们能够稳定的生存下去,并最终壮大自己的力量。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