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会有人说,海洋和陆地的特点是不同的,最起码你不能向上面移民。持这种观点的朋友认为对于人类来说,命定空间还是在陆地上。
怎么说呢,这种想法的确是有道理的。人类的确是很难在海洋上直接生存,建人工岛是一种选择,但搞搞旅游,做个军事基地、海洋监测站之类的还可以。上升到移民的高度就有些困难了。
因此,就居住空间来看,陆地上还是最佳的选择。这里面就存在一个误区了,即认为陆地资源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有不同的预测,80亿人口是比较多的说法)。如果从陆地资源,及适He居住的角度来看,这种算法也许有一定道理。
我们先从居住空间来考虑一下,有两个国家可以拿出来做一参考,即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国家在人口上都是属于同一级别的。前者据信已经超过12亿了,后者应该在13亿多。但两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会相差甚远。印度的国土面积仅为298万,尚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如果我们假定印度的人口已达极限,那么如果中国的国土都得到充分开发的话,理论上可以再提供二倍的生存空间。
这种算法肯定会遭到反对,因为中国人事实上已经将可以提供资源及适He生存的土地开发的差不多了。其余的大部分土地实际上是不适He大规模的人类生存的。如青藏高原、沙漠地区。
问题是这些土地真的不适He人类生存了吗?也不尽然,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或者说是资源,是可以将之改造为人类的生存之地的。建立在沙漠之中的迪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尽管它现在在经济上遇到了很大麻烦,但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范本。
做上述分析的意识并不是说,中国可以从海洋获取足够的资源,以在国土范围之nei增加适He生存的土地。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资源和生存空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从海洋中获取利益,与为中国人在陆地上争取生存空间并不矛盾。比之印度,我们是幸福的,最起码我们还有三分之二的待开发土地为我们保留希望。尽管依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尚无法将之完全开发,但却可以让我们暂不必将目光投向国境线之外。
如果你认为移民西伯利亚那片苦寒之地是中国的人必然的选择,那么开发中国的那些待开发土地的难度会小很多(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技术上)。当然,如果认为领土一定越大越好,甚至仅仅从征_fu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快_gan的话,就当我没说过。
让我们回到海洋之上。我们刚才说过,资源和生存空间其实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从海洋所获取的资源有可能改善和扩大我们的生存空间,这和质量可以转换成能量的道理类似。事实上即使是jin_ru太空时代,从太空中获取资源以改善地球的生存空间,比之移民外星球也会更为现实。
既然海洋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机会,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第一:海洋的权力划分如何?第二: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
对于第一点,《联He国海洋法公约》为我们提供的答案,就是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也就是说从陆地向外200海里就是属于陆地所在国的“经济领土”。至于这些已经或正在被瓜分的“海洋国土”空竟有多大,我没有具体测算过。有兴趣的朋友在世界地图上沿海岸线向外大致划出这一区域。最终所圈定的面积即使都被算成陆地,应该也不足以让陆地面积超出地球表面的一半。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面积是属于公海。
对于公海上的资源的归属权现在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划分。既然是称之为公海,当然是不会归属于某一个国家的。但也没有象美国人在月球上所宣称的那样,是属于全为类的。你可以将这理解为海洋国家故意留下来的一个后着。毕竟现在的国际规则是以海洋国家联盟为主制定的。而对于海洋来说,以美国为首的海洋联盟有的天然的优势。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