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做了张图,今晚将晋(西周)的地缘结构分析完。这后我们将要将目光移至中原,以东周王室所在的河洛地区为中心,分析一下中原核心区的地缘结构,进而开启春秋争霸的篇章。
在分析晋国的初封地之前,我们来来观察一下山西境nei的主要河流——汾河的流向问题。汾河在流至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的分水岭时,顺着山势向西而不是向南流入了黄河。这也使得位于汾河下游整体呈现一个“J”字型。
不过位于汾河下游的临汾盆地,却并非完全的按照汾河的流向来塑造自己的轮廓。在这个“J”字型的底部拐角处,又向东延伸出了一个突出部。这使得整个盆地的外形呈现为一个不太标准的倒“T”字型。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晋国最初的封地位于汾河以东,临汾盆地中间那个向东的突出部nei。
应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位置,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可以让晋国处于最佳的防守状态。当晋国希望向外扩张的话,向北可以jin_ru临汾盆地的北部,并进而渗透入太原盆地;向西可以沿汾河直至黄河,将临汾盆地的西部收囊中,并kua越黄河jin_ru关中盆地;向南则可以渗透入运城盆地。
即使是向东,在kua越中条山脉之后,长治盆地也可以成为另一个目标。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晋国的自身实力要足够强。否则这个可以四面出击的位置,也有可能让他成为四战之地。
不过,对于晋国人来说,最强的对手是盘聚在长治盆地野蛮人——“*狄”,而这个方向恰恰有足够的山地作为保护。其他那些分封在临汾平原以及运城平原的封国,并不会给晋人带来太大的威胁。
附:晋.扩张路线图
由于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是以黄河为界的,晋国主要活动的地区也被称之为河东,相应的渭河平原也可称之为河西。不过在当时,河东、河西还有更特定的指向,在秦晋争霸的时期我们会分析到。
之前我们曾经分析到,山西高原的这些盆地平原基本是沿桑干河——汾河,呈一个珍珠链状的线x排列(长治平原除外)。这种地理结构,使得各盆地一方面处在一个半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却又由于河流的作用,而存在着相对畅通的通道。
这种地理结构,造就了以汾河谷地为主的山西高原有别于渭河平原的地缘结构。即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地缘中心出现,这些半封闭的盆地可以积聚起强大的地缘力量,并籍此与渭河平原对抗。即使是处于劣势时,也可以依托这些盆地,逐级抵抗。
另一方面由于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地理上的接近,更容易扩大自己的战略纵shen。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晋国的实力都要强于秦国。
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种条块分割、若即若离的地理条件,固然使得山西高原具有防守的优势,但也很容易造成nei部的分裂。tao用一句三国中的评语,就是“分久必He,He久必分”。
春秋末期那次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罢了,事实上在这以前,晋国就已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政治事件。只不过由于这次事件并没有造成晋国的分裂,也没有改变晋国的血缘属x(后世的田氏代齐就不同了),因此很多时候不为后人所知罢了。这就是“曲沃代翼”事件。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