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考古研究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并且盗墓者留给他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但是他们仍然有机会为中国的历史提供些许补充材料。而在运河盆地的西北部,也就是和晋国隔山相望的地区,“倗国”墓地的发现,则为晋国的地缘扩张提供了证据。
这表明,晋国最初的封国领地并没有涉足运城盆地。尽管他们就处在那条分水岭的北面。
需要说明的是,“倗国”并非姬姓的封国,而是殷商遗民,当然,他们在政治上已经归附了周人。周人甚至与其联姻,以加强双方的联系。对于周人来说,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政治手段。与西方的贵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近亲繁殖不同。周人是严禁同姓通婚的。
周人当初作出这种规定,可能并非出于优生优育的目的,因为理论上异姓的表兄妹结亲所承担的生育风险,并不会低于同姓的堂兄妹结亲。更有可能的是,周人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迅速扩大他的影响力,并壮大自己的族群。
从结果来看,这种开放x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考古学家们还证明了,在倗国的南侧还有一个“董国”。这两个国家分别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绛县——闻喜境nei。而汉朝所认定的“曲沃”恰恰就在这一地区。
由此看来,似乎那个“谋反”的小宗曲沃似乎还应当是在临汾盆地。而不是在史家所认定的运城盆地北部。
其实这并不会是最有可能的选项。因为晋国的大小宗之争持续了60余年,如果双方的基地都在同一片平原,又相隔那么近的话,持久战是很难进行下去的。也就是说双方之间需要有一条明显的地理特征作为分界线,以达成地缘上的平衡。
这条平衡线就是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的那条分水岭的东段。由于山上的石头是红色的,所以这段山也被称作“绛山”,旁边的县也就被命名为“绛县”了。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晋候给这个未来的对手所封之地,最初是在现在的“曲沃”,还是在绛山以南地区。如果是在前者,则可能x就是这位曲沃恒叔kua越“绛山”,向南征_fu倗国、董国等小封国,并随后将自己的“封地”搬至运城盆地,以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
如果是后者,则有可能是以晋候为主导,灭掉了倗国等小封国,将势力范围拓展至运河盆地,并封自己的叔父在此以巩固新的国土。而在“曲沃代翼”,小宗代大宗成为晋国的新国君之后,小宗将政治中心搬至现在的曲沃,以标示自己取得了正统的地位。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