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对于海上航线的使用并不陌生,在之前的“柏举之战”中,从吴都出发的舰队就是从吴淞江东向入海,然后沿海岸线北向jin_ru淮河河口,并最终溯淮河而上,攻击楚国的信阳通道的。只是与上一次借道海路入淮有所不同,吴国的这次伐齐是一次纯粹的海上军事行动。在以往的战役中,吴国的水军虽然在淮河、长江、太湖中称霸一时,但nei河航行与作战的经验并不一定就完全适用于海上。在海上航行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气候的影响,相比于nei河航道,海上的风暴常常能够使得整支舰队葬身海底。这种危险一直贯穿于整个古典时期,其实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蒙古人对日本的两次远征。无论蒙古人在陆地上有多么强悍,所谓的“神风”却可以让他们尚未与敌军主力接战就损失大半。为了最大限度的规避这风暴所带来的危险,古典时期的水手们除了凭借经验尽量选择风平*静的日子出发,就是沿海岸航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即使船只沉没,你获救的机会也会更大些。
对于海上的航行者来说,另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补给问题。尽管从地图上看,海岸线上的海一个点似乎都能够成为停靠的地点。但事实上由于地形的问题,很多海岸线都还是慢慢没入水中的滩涂沙地,并不适He船只靠岸。相比之下,那些沿岸多山的地形,却能够成为天然良港(其中原因,在江南省一节中已经分析过了)。
基于上述原因,吴军的这次行动其实是非常冒险的。即使能够凭借水手的经验,避开风暴来袭的时间,但江淮地区漫长的海岸线也因为港口的缺失,而缺乏足够的补给地(基本上相当于现在江苏省的海岸线)。另外,无论是经营太湖平原还是江淮地区,吴人的水上经验更多的是限于nei河航道。这使得他们面对真正的海战时,并不能象之前那样应对自如。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