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蠡这个人,相信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卧薪尝胆”的故事中,是一个重要的配角,还因为传说他与故事中的nv主角“西施”,最终私奔了。这个故事的产生,当然是寄托着大家的美好愿望的,正如我也希望李师师真的和燕青有个美好结局一样。不过让我去考证这对郎才nv貌的璧人到底有没有个大团圆结局,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到底有没有“西施”这个人,都存在很大疑问。但范蠡最后归隐,并富甲一方的地方,却是有据可查的,那就是陶邑。而他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归隐的地点,除了看中“陶”邑的商业潜力外,更是因为心中清楚,灭吴之后的越国,无论是否xi取吴国的教训,都无力再向中原渗透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必担心重新落在勾践的手中了。
尽管“陶”邑的地缘价值在今天已经远不如当年了,但“陶”这个名字还得以保留至今,现在那一带被叫作“定陶”市。有了这个一块风水宝地,加上宋国所处的大平原地区耕种条件极优。宋国的地缘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虽然没有险关要塞拱卫四周,但可以用实力(包括人力、经济)来拉平这种地缘劣势,这一点倒是和一千多年后的宋国非常相似。至于这种补偿方式能平衡多久,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虽说宋国的地缘位置是典型的“四战之地”,也并不意味着宋人不能为自己找一条有一定防御能力的地理特征,作为与其他诸侯的地缘分割线。在华北平原上,宋人所能够做到的和河北平原上的几个国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所能够指望的也就是河流了。从北部来看,济水——菏水自然是可以为宋国划定一条明显的分割线。而在西部,当年宋襄公的成名之作“泓水之战”中的泓水,是宋人所设定的主要防线。我们在“泓水之战”一节中也解读过了,所谓“泓水”实际上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涡水”(现在叫涡河)上游的一条源流。无论是哪个诸侯,如果从西面渡过了泓——涡防线,宋人就只能在睢水之侧与之作最后抵抗了。
至于说宋国东侧的防线,则更为明显了,作为山东丘陵与中原地区的分割线——泗水,是宋人向东扩张的极限。在春秋及战国前期,整个泗水流域(包括沂、沭、睢这些支流)存在着许多小国。而这些小国,则是分裂在泗水两侧的二流强国:鲁、宋的争夺对象。他们一起在战国初期甚至曾经通过会盟,组成过一个“泗上十二诸侯”的地缘政治集团。当然,这种政治集团更适He作为地缘标签,其实是没有多大政治作用的。至于说“泗上十二诸侯”到底包含哪些诸侯,现在还没有定论。只不过这些泗水国家,最终的命运都是相同的,就是被那些大国所吞并。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宋、鲁,只是比别人支撑的更久而已。
就泗水国家的组成而言,大部分都在泗水以东,比如我们在春秋部分已经分析过的鲁、莒、费,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邾、薛、滕、郯等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考证一下他们的位置,都是在泗水与泰沂山脉之间,也就是说,靠山面水的位置,增强了这些小国的生命力。而在泗水以西,一马平川的地形,使得宋国最终还是渗透至泗水的西侧,以泗水(主要是现在成为微山湖的那一段),成为自己与山东丘陵诸国的地缘分割线。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宋国的大致形状了,济、菏、泓、涡、泗诸水为宋国的北、西、东三面划出了一个大致的核心控制范围。而宋人接下要做的就是,在南部再找一条河流,作为自己的南方防线。如果从地理的角度看,那条位列四渎,独流入海的“淮水”当然是最佳的选择了。不过早在泓水之战时,我们就说过了,那个江淮的霸主“楚”国是决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的。
从支流的分布区域来看,淮河和黄河下游有些类似,即支流都存在于一边。入黄河的支流,都是在西侧,发源于太行山——燕山一线的河流。当然,现在黄河已经走夺济入海了,并且由堤坝围成了地上悬河,整个下游可以说无任何支流可言了(之前的支流,都独立或He力注入了渤海,成为“海河水系”)。
而淮河的支流则全部存在于北侧。比如发源于伏牛山脉的汝、颍两水,和发源于泰沂山脉的泗、沂、沭三水(沂沭两水先入泗水,再入淮水)。在这种情况下,沿淮水向东扩张的楚人,很自然的也会沿着这些支流向北渗透。而这种溯河而上的渗透方式,使得中原地区,乃至中原西侧的洛阳盆地,东侧的山东丘陵地区,都是楚人的渗透方向。也正是由于淮河支流的南北走向,楚人与中原诸国之间甚至很难有明显的地缘分割线。大家所凭借的更多的是自己后方的地缘实力,谁的实力大,谁就能够更进一步。相对而言,已经横贯东西的楚国,综He实力要强于条块分割的华北平原诸国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楚国以一国之力,能够占据一半以上淮、济之间的平原地带。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