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说到东北、东三省、满洲国,这三个概念,大家一般会认为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其实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满洲国所包含的范围是“东四省”,而不是我们传统概念中的“东三省”,这个多出来的省份就是“热河省”。

如果从地缘划分的角度来看,黑、吉、辽三省的主体都是属于一个大的地缘板块——东北平原,而当年满洲入主中原后,禁示汉人jin_runei蒙古以及东北地区,用挖沟植柳的办法,设定了一个禁区线,这也就是所谓的“柳条边”。这条分割线的南点就是“山海关”。也就是说,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nei,整个东北平原以及辽东半岛,都是处在一个封闭状态。直到十九世纪末,迫于各方压力山海关以北(也可以说以东)地区向nei地开放,华北平原和山东半岛的人口开始大批填充入东北地区,这也就是所谓的“创关东”,而jin_ru蒙古高原的人口就是“走西口”了。基于地缘上的原因,与蒙古高原地缘关系密切的山西省,成为了“走西口”的人口主要来源地;而可以水陆并进的山东人,则成为了闯关东的主体。

由于汉族向东北平原的渗透不是渐进式,而是属于开闸式的jin_ru。因此整个东北平原以及辽东半岛的地缘文化,可以说是在同一时间段建立起来的,也造成了整个东北地区形成了同一种地缘文化。事实上这种类同的地缘文化,并不完全否则东北地区的地缘结构。那个四战之地的辽河平原(特别是下辽河平原),和辽东半岛,有机会形成自己的地缘文化。也就是说,如果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由东北渔猎民族建立的,并将山海关以北圈为禁地的话,那么依照自然渗透的原则,下辽河平原和辽东半岛应该在古典时期先形成自己的地缘文化。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理解的话,就是辽宁省的地缘文化特点,会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地缘文化有较大差别。在海洋的地缘影响力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处于渤海湾边缘的“下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更会加速neng离东北文化圈,并最终与环渤海的京津地区、山东半岛形成新了“环渤海文化区”。

上述分析,只是针对目前我们所理解的东北地区,或东北文化所作的一个解读。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三省作为统一的地缘概念,还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不过对于日本来说,仅仅据有东三省还是不够的,如果他们想保有对华北平原的战略优势,还必须将燕山山脉也划入控制区。现在我们看到的燕山山脉主体,是被河北省所辖,但在当时,这条山脉主要是被划入一个消失了的省份“热河省”

热河省的范围北起西拉木伦河,南到明朝修筑在燕山南麓的长城,向东则止于辽西走廊,西界基本与北京处在同一经度之上。也就是说整个燕山山脉,包括它周边所延伸出来的大部分丘陵地带(包括大部分的“辽西丘陵”),都是归属于热河省所辖。从地缘格局的角度来看,当初划出这个山地省份(1914年),就是为处在华北平原作缓冲的,你也可以这样认为,刚刚jin_ru共和时代的中央之国,对保有那些边缘地区还没有足够的信心。而在中央之国重新统一,并完全将东北地区融为核心区后,这个夹在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之间,以为缓冲的省份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所辖地区也被分给了nei蒙、辽宁、河北这几个临近的省份(大部分区域,即燕山山脉的主体被划入了河北省)。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3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3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