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说到穿行于燕山之间的道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太行八陉”。的确,如果将绕过燕山山脉的“辽西走廊”比作与山西高原隔河相望的“崤函通道”,那么燕山中的这些道路,无论是在地理结构上,还是和战略作用上,确实和“太行八陉”很类似。只不过前者为华北平原沟通的是东北平原,而后者则是以山西高原为连接方向的。如果我们从华北平原出发,通过穿越燕山的话,就会首先到达“辽西”地区(这个时所说的辽西,指的是辽河以西地区),因此这些着道路也被称之为“辽西古道”。

如果你有野外生存经验的话,应该会有人告诉你,在迷路的时候可以顺着河流行走。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补充干净的淡水,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你指引方向。因此要想找到“辽西古道”的通行规律,我们也可以先关注一下,那些穿行于燕山山脉中的河流,是如何分布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条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河流——滦河。对于华北平原北部来说,滦河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战国时期的名字叫作“濡水”。如果我们俯视它的地理位置,就会发现它发源地位于燕山山脉的西北部,然后在蒙古高原绕了个弯后再向东南方向,穿越了燕山山脉的最宽阔的部分,jin_ru了华北平原的东北部,在离燕山山脉东南角不远的地方流入了渤海。如果参照现有的行政规划,滦河的下游属于河北境nei的唐山地区,因此也被唐山人民称之为“M_亲河”。就水量而言,滦河水算得上是一条大河,以至于唐山西南部的直辖市“天津”,在淡水资源不够时,想到了“引滦入津”的方案。

对于现在的华北平原而言,淡水资源无疑是宝贵和稀缺的资源。不过在二千万多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想的最多的却是如何把那些多余的水排出去。而河流本身在开辟道路上所发挥的作用,在技术水平低下的古典时期,却比现在重要了许多。从这个角度看,滦河本身,也应该为燕国的扩张之路发挥重要作用的。

不过之前的经验告诉我们,道路的可通行度有时候是和水量成反比的。象陇山——秦岭之间的渭河,穿越太行山脉的滹沱河本身,都没有成为古人旅途的选择。这其中河流的容量过大,以至于在多雨季节经常淹没河谷两岸的天然道路固然是一个原因。更为重要是,这几条河流在山地中的河谷,落差都比较大,长度也比较长。如果一定要沿河行走的话,当然也是有办法的,就是在难以通行的河谷悬崖上搭建“栈道”。不过如果有更好选择话,谁也不愿意下这么大工夫的。

其实就算燕人和后来的中原王朝,有办法沿着滦河开辟道路,他们最终到达的也是蒙古高原,而非我们最近所分析的重点“辽河流域”。在蒙古高原方向,会有另一条河流,为燕人指引方向,也是我们下一节的解读方向。只是我们现在的nei容,还是在关注燕人是如何jin_ru东北地区的。因此我们需要在燕山山脉中找寻其它河流,看看它们的河谷,有没有机会为燕人提供He适的道路。

如果我们希望找到一条,带有强烈燕山烙印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凌河”是足以承担这个荣誉的。除了在东向入海之时,kua越了那条狭窄的沿海平原(辽西走廊),大凌河的绝大部分都是穿行于燕山山脉(包括周边延伸出来的丘陵地带)之中。如果从流淌的方向上来看,大凌河是发源于燕山主脉,然后向东穿越“辽西丘陵”南部,在遇到“辽西丘陵”东缘的“医巫闾山”时,向南jin_ru下辽河平原的南端,并最终流入渤海。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3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3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