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平冈道在经由“古北口”jin_ru燕山腹地后,并没有向北延伸,而是拐向东北方向,在到达滦河西岸时,东向穿越滦河,切入“老哈河”谷的南端,最终与卢龙道He二为一。而“平冈”之名,正是源于当年在建筑在老哈河畔的一个军事重镇“平冈”。如果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平冈的位置正处在现在河北与nei蒙古的交界处。如果从地理结构上看,沿老哈河谷过了平冈这个点,就等于走出了燕山山脉的主脉,jin_ru了“辽西丘陵”地带,属于两个地理单元的交汇点,自然也就成为了战略要点。

如果从穿越燕山的功能来看,古北口可以看作是平冈道的南起点,这一地区也是两条发源于燕山腹地的河流,潮河和白河的交汇地,它们也是现在密云水库的主要水源。不过潮白两河南北向的的河谷,基本没有成为平冈道的通行基础。平冈道的大部分道路,是借助一条连贯的,转折前行的山谷,横切入老哈河谷的。这其中也有些小型河流阶段x的流过这条山谷,也就是说,在无法凭借一条河流完成你的前半段路程时,你必须不断的在一些河流中穿行,其中还包括横渡滦河。

如果从出入口来看,平冈、卢龙、无终这三条“辽西古道”,其实是一个“南三北二”基本格局,即南面有三处基本的入口(潮白河口的“古北口”;滦瀑河口的“喜峰口”,以及“冷口”等jin_ru青龙河谷的山口);而在这组古道的北边,通往西辽河的老哈河谷,和通往辽河下游的大凌河谷,是两个基本出口。当然,后世以这三条基本道路为基础,又变化出了一些其他的走法,包括从不同的山口切入这三条道路。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你打算越过燕山山脉而不是走“辽西走廊”的话,都无法绕过这条基本路径。

至于说那条山、海之间的“辽西走廊”,燕人肯定还是没办法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秦始皇东巡到辽西走廊南端的“秦皇岛”时,就可以认定自己所开创的帝国,在东面已经到达极限了。而沿辽西走廊通行的“伴海道”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要到辽、金时代了,不过那时候的海岸还不算稳定,并不能全天候的保证通行。能够全天候通行,并且成为沟通东北、华北两大平原的主要通道,则要到明朝了(所以辽西走廊北端的锦州城,始建于辽代;而南端的山海关,则是明朝建的)。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清楚燕山以及燕山以北的地理结构了,下一步我们需要清楚,燕国在这一地区的布局如何。正如齐国用“五都”之制,控制它所覆盖的五个地理单元一样,燕国在控制这些土地后,也将这些边缘土地作了分类,并设置了相应的机构以为控制,这就是燕国的“塞上五郡”。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3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3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