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现在,摆在燕国核心区北面的就是三个盆地区了,之所以用“盆地区”而不是“盆地”来概括这三个地理单元,是因为在这几块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丘陵并不是很规划的散布在外围,其中有可能会切割出一些更为细小的盆地。率先jin_ru我们视线的是“怀密盆地区”。对于这个盆地区,我们在分析平冈道时已经大致说过了。作为一条延伸入燕山山脉的平原带,它中部有一些东西向的丘陵将之切割为两部分。北部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的盆地区了,这个小盆地的地理学名称叫作“燕落盆地”,其核心部分是由潮、白两河冲积出来的平原。不过现在为了首都人民有足够的淡水可用,燕落盆地已经变成了“密云水库”。而“怀密盆地区”的南部,是一个半开放的地理结构,即它针对华北平原的一面,再没有丘陵作切割了。目前整个盆地区,由附属北京的密云县、怀柔区所辖。而当年燕国为了控制这片缓冲地,则设置了“渔阳郡”,郡治“渔阳”就在燕落盆地之南,现在的密云县城与怀柔之间。如果从交通的角度看,渔阳郡的设置,就是为了控制平冈道的南出口——古北口。

其实如果放在中央之国的腹地,燕山南麓的这些小地理单元,应该不需要作这么细的解读了。但由于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中,这里一直都是华夏族在华北平原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且北京地区也长期作为帝国的首都。因此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还是资料当中,都会经常涉及到一些燕山南麓的地缘名词。而这些名词有时候是以行政单位的面目出现的,如“渔阳郡”;有时又是以道路的形式记载的,如“平冈道”;而“古北口”这样的山口、关隘名,也是常见的标注形式。在详细解读后,我们会发现,这些从不同角度解读的地缘标签,其实都指向同一个地理单元。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信对大家读史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说设置渔阳郡,是为了控制“辽西古道”的南入口,那么对于燕人来说,这还不够,因为我们前面也说了,辽西古道有三条,或者说它的南入口有三个。除了平冈道以外,经喜峰口上行的“卢龙道”,以及沿青龙河谷北行的“无终道”,也是需要单独划分出一个战略区以为控制的。

在燕山南麓与这两条道相对应的地理单元是“遵化——于桥盆地区”(卢龙道);以及“迁西盆地区”(无终道)。前者其实还可以细分为两个盆地,即北部由现在的河北省遵化市所管辖的“遵化盆地”;后者则是由现在的天津市蓟县所辖,不过盆地的主体已经为水库所覆盖,只是没有象“密云水库”那样以县名命名,而是被称之为“于桥水库”,因此这个盆地也被称之为“于桥盆地”(县城所在地,就在水库或者说盆地的西南角)。整个“遵化——于桥盆地区”,在春秋之时是被一个叫“无终”的小国所控,都城“无终”城也就在现在的蓟县城一带。在燕人控制这一地区以后,无终城成为了燕国新设立的“右北平”郡郡治的所在。中国文字的魅力在于,即使是隔了两千万多年,我们依然能够从字面上_gan觉到先人们命名的规律。相对于身处燕都,希望向北扩张的燕国贵族而言,扫平生活“右、北”方位的“遵化——于桥盆地区”边缘部落,才能够打开北进的大门。至于说“渔阳”之名,得是因为它在“渔水”之南,所谓渔水,也就是潮白河之中的“白河”。

对于京、津两个直辖市,在北部地与与河北的划界_gan到迷惑不解的朋友,其实可以从上述nei容中找到答案。其实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所_gan兴趣的主要是更易开发的平原地区(最早是为了种地、盖厂_F_,现在则是为了卖_F_子了),对于山地丘陵的兴趣并不是特别浓。不过京津两个直辖市,却依靠自己的特殊地位,“屈尊”从河北省划来了密云、蓟县两个半境为山地丘陵所覆盖的县。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先进带后进,帮助山区neng贫,也不是出于防御的目的(1949年以后,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核心区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那两县所掌握的水资源。只不过因为地理条件所限,密云水库选址在燕落盆地,因此整个“怀密盆地区”都为划归北京所辖(1958年划过来,60年建的水库);而行政权利没有北京大的天津,则是在1973年得到了蓟县。好处则是,于桥盆地在之前已经变身为“于桥水库”,并且不用费力稍带上北部的“遵化盆地”了。在下一节分析上谷郡的地缘结构时,我们还将看到,对水资源需求更大,行政权力也更大的国都“北京”,是如何让河北省再“让”出部分水资源丰富的盆地区的。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3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3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