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如果从华夏民族的角度,希望控制河tao地区的话,由大同盆地是西进前、后tao平原的支撑点。就战国时期的情况而言,赵国在西出大同盆地,控制前、后tao平原之后,再沿溯黄河而上,向西tao平原渗透就非常困难了。这么漫长的补给线,是赵国的地缘实力所难以支撑的。而相比而言,渭河平原上的秦人如果想控制西tao平原的话,区位优势则会明显许多,前提是秦人能够先控制陇东高原。至于当时占据陇东高原的边缘民族,我们在秦霸西戎一节已经说过了,就是那个让秦国用王太后施展美计的“义渠戎”。不过秦国灭掉义渠戎已经是公元前272年,再过50年秦国就要完成他的统一大业了。如果西tao平原与陇东高原连在一起的话,相信秦人会一鼓作气的拿下这片水草丰美之地区。问题是西tao平原与陇东高原之间ca入了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南角,这就大大增加了秦人北伐的难度。

秦人当然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的技术条件,来分析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结构,但他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片土地不能为他们北上的军队补充淡水。因此这片被秦人称之为“旱海”的土地,成为了秦人征_fu西tao平原的障碍。

对于秦人来说,如果确实觉得有吞并“西tao平原”的必要,还是有能力完成这次远征的。问题是吞并义渠戎之时的秦人,已经开始了东扩的步伐(吞并义渠戎是为了不让后院起火)。而西tao平原并不是东扩的必经之路,即使要防御游牧民族自西tao平原发起的侵扰,在陇东高原北沿建一道长城也就够了。从获得战略补给地的角度来看,秦人倒也存在北据西tao平原的动机,不过那时候秦人已经控制并开发了“蜀”地这个大粮仓,已经足以支撑他们在东部的战争了。至于说西tao平原所能提供的“马”资源,对于养马出身的秦人来说,尚没有太大的xi引力。

鉴于上述原因,秦、赵两国暂时都没有对西tao平原有什么想法。鄂尔多斯高原也就成了两国在河tao地区的缓冲地。对于秦人来说,要想穿越鄂尔多斯高原这片“不毛之地”的难度固然很大,但赵人和游牧民族要想由此南下,也是很困难的,特别是秦人和后世的华夏政权,沿陇东、陕北的那些河谷通道两侧,构筑了有层次的防御体系后(可以参见现在那些县城的位置),渭河平原的北部安全级别,被大大的提高了。

梦想永远是支持人类前进的动力,尽管从北部进攻秦国的难度太大。但伟大的赵武灵王在南胜魏国,东并中山,西收河tao平原后,还是亲自南下考察了穿越路鄂尔多斯高原、陕北高原攻击渭河平原的路线,只不过计划尚未实施赵武灵王就被急于抢班夺权的儿子给饿死了。不过计划没有实施,对赵武灵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不至于让他以一场失败的战争,来结束自己辉煌的一生。

与赵武灵王有同样梦想的是更伟大的秦始皇。不过作为中央这国的新主人,始皇陛下所能集中的人力物力是前人所无法达到的。对于强大的秦朝而言,难度并不在于能不能够通过一次战争,赶走河tao平原之上的匈奴人。而是在于怎样让自己的核心区,也就是渭河平原与它们连接起来,让河tao地区长久的为中央之国所控制(控制了河tao,匈奴人就失去了前进的跳板)。想要在鄂尔多斯高原移民固然是不可能的,不过修建在那片高原上修建几条可以快速通过的道路,以*短河tao平原与渭河平原的交通时间,倒是有可能的。于是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秦人所建筑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在秦国统一中央之国后诞生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3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3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