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黄河在战国之前一直都处在自然漫游的状态。在春秋后期,这条反复无常的M_亲河甚至同时出现了禹贡河、山经河、汉志河三条河道。如果没有人为干预的话,黄河的下游很可能还会继续寻找新的河道出海,这无疑让华北平原诸国陷入了不稳定状态。因此,魏国人首先想到了沿控制区nei的黄河主要河道——“汉志河”一线筑堤,以保护自己的土地不受洪水侵扰(。这种做法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有了这些堤岸,黄河就很难再在魏国境nei改道了。问题是早在大禹时代,先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堵”并不能从_geng本上解决问题,哪怕你只是从侧面堵。因为黄河的水量并不是因为堤坝的建立而减少,魏国人筑堤让自己不再受洪水侵扰,那么魏国下游地区自然就成了泄洪区(所谓“以邻为壑”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如果我们顺着汉志河道东行的话,就会到达赵、齐两国的境nei。魏国的筑堤行为损害最的也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利益,让他们去挖掉魏国的堤防当然是不现实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自己境nei,也沿着黄河修筑堤防,将黄河水礼送入海。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黄河下游就此被固定在汉志河道上了,禹贡、山经两条黄河河道也成为了“黄河故道”。如果黄河只是水量反复无常的话,那么黄河下游国家“齐心协力”的修筑堤防,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因为各国的堤防,都离主河道有一定距离,为洪水流出缓冲地。问题是黄河是一条含沙量极高的河流,经过一断时间的积累之后,那些堤岸与河床之间的高差就会越来越小,直到有一天不断加高的堤防再也无法承受洪水的压力,新的灾难也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在中国长达二千年的封建史中,黄河的治理工作能够持续的成为历代王朝的重点工程,其重要x甚至要高于对于长城体系的维护。
有了如此丰富的治水经验,魏国人要想开挖一条新的运河,并非难事。他们甚至没有选择连接离大梁城更近的济水,而是先由河济之交处,直接引黄河水入大梁城,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魏国丧失了在河济平原的控制区,也可以让自己控制下的河nei、中原地区的国土,通过这条运河连接起来。而向南连接颖水的工程,也可以通过洧水以东的一条小型河流作为接力,最终达到连接颖水乃至淮河的战略任务。这项工程完工后,魏国可以通过顺流的优势,快速的将大梁以及河nei地区的人力、物资,运至前线,以加强对楚国所控制的淮上地区的压力。
魏国所开挖的鸿沟,主线是经由现在的淮阳(春秋之时的陈国),然后在沈丘县境nei与颖水相接的。实际上在鸿沟开挖后,魏国在大部分时间nei,并不能控制鸿沟的全线。这一方面是由于楚国的强力反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魏国在其他几个方向,尤其是西线上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并不可能集中所有力量对楚国进行攻击。但即使不能通过鸿沟直达淮河,魏国也可以通过这条水上交通线,保持对淮上地区的压力,巩固自己在韩、宋之间的国土安全。
鸿沟的开挖,也就此奠定了大梁城(后来的开封)在中原地区的中心地位。有了这条新运河,在魏、楚两国没有战争的时候,双方的商业沟通也变得更为顺畅了。事实上鸿沟的开挖,对于河北平原乃至黄土高原与江淮中游地区的交流,都起到了枢纽作用。之此之间,虽然有这shen沟这条水上交通线,但过于靠东的位置,并不能带动整个中央之国的交流。只是单从沟通河、淮的角度看,即使是一定要保证大梁城的枢纽地位,鸿沟的线路选择也并非最经济的,最起码从大梁城向东,偏南方向,就可以找到泓水——涡水,以及睢水——泗水这两条线路,沟通淮河。因此在后来魏国从齐国手中,“接收”了宋国腹地后,这些新的运河工程也动工了(并不止于这两条线路),这些以大梁城为枢纽,沟通淮河的运河工程,后来都被概括为“鸿沟”了,也就是说,广义的“鸿沟”其实不止是一条运河,而是覆盖整个中原腹地的运河系统。而魏国也正是通过这个人工水网,来控制他在中原腹地的国土的。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