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西周王室连同他的大多数嫡系诸侯们(如虢、郑),都不得不退出渭河平原,向东迁徙,这也就是著名的“平王东迁”,而东迁之后也就jin_ru了我们熟知的东周时代,或者说是“春秋、战国”时代。不过,在这些东迁的族群中也有例外的,留下来收拾残局的秦人自不必说了,即使是郑、虢这两个最为亲近的诸侯国,也有一部分族人没有东迁。其中虢国(也就是“西虢)有一部分人故土难离,留在了原地(陕西岐山、扶风一代),史称“小虢”,后来的命运也和那些关中的戎狄一样,被秦国所吞并。

而郑国除了公室带着大部分族人迁至“新郑”以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穿越秦岭,到达了汉中盆地。这部分南迁的郑人所定居的区域,就在现在的汉中市一带,史称“南郑”。郑人的这次尝试,无疑为华夏族的地缘扩张开拓了一条新的路线。也许在这些郑人看来,能够生出祸国红颜的地方,想来也不是个太难生存的地方。汉中盆地封闭的地理环境,让这部分南迁的郑人得以在远离政治旋涡的环境下,平安的渡过整个春秋时期。不过既然郑人能够突破秦岭天险,那么在秦岭以北已经取得绝对优势的秦人,也自然有机会向南突破了。

秦人渗透入汉中盆地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51年,那时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刚刚在第二次晋阳之战中,联手灭掉了智氏(公元前453年),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我个人认为,这一年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春秋、战国分割线)。按照常理来说,面对一个分裂的大国,秦国应该有机会东进,从晋国的分裂中得到些好处的。不过晋国的这次分裂,其实并没有削弱它的整体实力。这主要是因为,晋国长期以来就已经是处在nei部分裂状态了,或者说几大家族早就各自自成体系在支撑晋国这个空壳了。现在赵、魏、韩三家在nei部博弈中胜出,并相互达成妥协,反而有助于“晋”的整体实力更上一层楼。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各自发展的“三晋”,在战国时代的整体实力,也超出了春秋“晋”国。而在共同的老冤家“秦国”面前,最起码在战国第一阶段,三晋之间还是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的。

不管秦国在后来如何风光,在土地兼并成为潮流的战国时代(春秋时还是以间接控制为主),被三晋堵在关中的秦人,暂时还没有机会东进。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秦人决心kua越秦岭,向汉中盆地渗透。秦人所获得的第一个据点,就是南迁郑人的聚居地。至于征_fu的过程是采用战争的方式,还是和平的方式,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秦人在此所筑的城邑,还是足以让后人记住郑人在开拓汉中盆地上,所作出的贡献的。这个新的秦国城邑叫作“南郑”(现在在汉中市西南还有南郑县,算是老名新县了)。

秦人的这次南进,并不能算是全面征_fu,只能说是获得了一个据点。因为同样对汉中盆地_gan兴趣的,还有大巴山以南的巴、蜀两国。另外汉中盆地的本地部族,如褒国,都还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凭借在山地中的生存优势,巴国在这部汉中“三国演义”中,初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有一种说法是褒国是在战国中期被巴人所灭掉了。而不管褒国是被秦人还是巴人所灭,他们都没有成为汉中之主。巴国没有真的控制汉中盆地,除了他们本身不事农耕,对于平原地区不太_gan兴趣以外,需要将大部分的j力,西向应对楚人从长江方向所施加的压力,也是重要的原因。

而秦国之所以没有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快速的占据上风。很大程度是因为,秦国当时的重点还在河西之地。与河西之地相比,汉中的得失是无足轻重的。和秦、巴两国需要分神应对来自西线的压力相比(还是战国前期最强的魏、楚两国),在成都平原偏安日久的蜀国,就显得游刃有余的多了。当蜀人能够控制北出四川盆地的嘉陵江河谷以后,他们最终成为了汉中之主(公元前387年)。而之后所设立的“苴”国(公元前368年),其战略任务,除了扼守四川盆地的北大门以外,更是为了帮助蜀人控制汉中盆地。

在最开始提到苴国时,我们就说过了,从战略布局上来看,蜀人的这种做法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将最重要的战略要点,封建给自己最亲近的族人并建立藩国,直到古典时期后期,都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如果苴国的封建,仅仅是为蜀国看守门户的话,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葭萌的位置处于山地之中,论地缘潜力是远远不能够和在成都平原的宗主国“蜀国”相比的。问题是苴国得到的不仅仅是葭萌,由于地缘结构的关系,身处成都平原的宗主国“蜀国”难以控制汉中盆地,因此新近夺取的汉中盆地也被划归了这个新封建的藩国,这无疑极大的增强了苴国的实力。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虽然苴国的都城还是在山地之中的“土费城”,但他们也同时拥有了自己的战略后方。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3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3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