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现在的楚国,无论是失去黔中,还是用上庸、汉北将之交换回来。都无可避免的转入战略防守阶段了。有的朋友可能会对楚国的这种交换_gan到不解,认为楚国应该放手一博,在北线与秦军决不死战,而不是轻易的将秦巴谷地的控制权,交换给秦国。其实楚国这样做也实属无奈,虽然从表面上看,秦军似乎只是在黔中取得了突破,但实际上,掌握战略优势的秦国,为了配He黔中的战事,在多条战线上都对楚国展开的攻击。而上庸一线的楚国控制区,也无疑受到了来自汉中盆地的压力。秦国如果要在短时间nei攻取整个上庸,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把当年“退还”给楚国的“西城”邑(安康),夺回来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后来的交换中,这块楚国的“汉中”之地被忽视了)。你甚至搞不清秦军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因为从战术上来看,秦国在黔中一线投入的力量肯定是最大的。但从后来的战略结果来看,秦军此次攻楚所图的应该还是汉水中游地区。这也就是秦国的优势所在,占据了地缘优势的他们,在强大实力的支撑下,可以随时将任意一个攻击点变成主攻方向(想起李云龙攻击平安县城了,包括中印之间在陆地上也有类似情况)。而处在下风的楚国,则必须在任何一个秦国可能突破的点上,保持高度警惕。
现在我们要交待一下庄硚这支被楚国寄予厚望的远征军了。在楚国志得意满甚至准备主动攻击秦国时(公元前281年),他们的远征显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现在,谁还会再意这支远征军了。也正因为如此,无法再从楚国得到支持的庄硚,一如后来的赵佗一样,选择了自立为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滇国”第一任君王(之前的土著滇国,还是带有部落x质的)。当然,从大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华夏文明的一次成功扩张,但实际上,如果不能够持续得到华夏核心区的文化补给,数代之后这些远涉云贵的楚人,就会完全融入当地文化(东南亚的类似情况就不少)。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